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苏联1941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兵行险着

第三百八十三章 兵行险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行反坦克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它有很快的反应速度,因为反坦克炮时刻炮口向前而且做好了发射准备。同时也不需要汽车牵引。

甚至从某方面说,它与坦克相比还有很多优势,比如反坦克炮射程、穿深、视野和对外感知能力通常都比坦克好。

更重要的优点还是它便宜:只需要把坦克炮焊接在坦克底盘上就可以了,几乎没有技术难度。

事实证明曼施坦因的做法是正确的,第11集团军仅仅只用了两小时就突破了基辅防线。

实际上这并不能说是新发明,因为在此之前德军就这么干过……1939年,德国就将从捷克缴获的性能优良的47MM反坦克炮装在了“一号”坦克底盘上,于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种自行反坦克炮。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

“一号”坦克如果硬性要求要像坦克那样拥有一个能旋转的炮塔的话,那就只能装两挺机枪。

这在战场上显然只能对付敌人步兵,面对敌人坦克甚至是轻型坦克都只能等死。

但如果不要求旋转炮塔,甚至不要求有封闭的防护空间,那么就能装上一门穿透力很强的反坦克炮。

这显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强了反坦克炮的作战能力。

反坦克炮通常需要汽车牵引,于是就会出现越野性不强、目标太大等问题。

更糟的还是它反应时间太长:如果碰到敌人,反坦克首先要做的就是停车,然后将反坦克调头寻找合适的位置架设,接着准备炮弹等等。

这使反坦克炮通常只能用于防御而无法用于进攻,也就是事先构筑好反坦克炮阵地将反坦克炮隐藏起来,等敌人坦克经过或是进攻时向目标射击。

这种作战方式十分被动,但又无可奈何,因为谁也不会用汽车牵引着反坦克炮朝敌人装甲部队进攻,这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