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奇迹般的长江大桥和长江隧道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奇迹般的长江大桥和长江隧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未经证实的新技术,危险性更大!”

“关于新技术的验证,我们已经在在岸上和江心进行多种试验。各种结果资料已经整理完毕,大家随时可以查阅。并且需要重新设计制造的大型机械设备也已经生产、安装、调试完毕。这其中包括钻头、钻机、震动打桩机等。”

“虽然你说的很有把握,但我觉得还是要先去实地现场看一看,重新计算一遍后,再下结论。”一直没说话的希科夫,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当然可以,车辆我已经准备好了,大家随时可以出发。”李贺笑着说道。

就这样,提前近10年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就在炎黄内外各国专家、技师的磕磕碰碰合作中,慢慢开始了。

几天后。

接到书面通知的希科夫,提着两个行李箱和其他学校和工厂的苏联、炎黄专家一起,坐上了西安开往南方的列车。

汉口城外,靠近长江的一处小山边,一座工程施工人员临时营地。这里也是王凡动手修建完成的大型综合建设基地:里面彩钢房整齐排列,通行道路地面全部用水泥铺设,路灯照明设备100%到位,至于存放大型打桩设备等防雨仓库更是一座座林立,像一群威武雄壮,随时准备出征的战士,等待指挥官的到来。

工程基地内大型会议室,赶到的各位国内外桥梁专家,开始翻看长江大桥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资料。王凡考虑到施工难度和技术人员素质水平,选取了大体延续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不过考虑后世的通航要求,王凡大幅提高了每座桥墩的高度,以防止出现三峡建成后,大型轮船因为桥墩高度无法通航的情况。

“我同意利用长江两岸的山丘,以缩短引桥和路堤的长度。只是方案里提到的钢材性能参数是不是过高了?国内能生产吗?国外能买的到吗?即使买到,现在打仗能大批运进来吗?”有专家好心的提问道。

“材料方面的问题,请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全部找好了货源,并妥善解决了运输问题。”负责协调工作的李贺笑着解释道。

“辅助施工的木桩数量是不是太多了?这样会不会造成工程成本大幅提升?”苦惯了的国内专家,心疼的问道。

“我们出于安全考虑,一律按照120%的冗余度配备,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至于为此多花费一些预算,最高总指挥部是认可,并认为是可以很有必要的。”

“这个‘管柱钻孔法’我从没有听过?如何保证其可行性?为什么不用‘气压沉箱法’?”

“‘气压沉箱法’危险性太大,工人在深水中作业,承受气压和水压变化,容易发生血液中毒现象,也就是俗称的“沉箱病”,现在这种病国内外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我们选择了一种新技术‘管柱钻孔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