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玄法变 > 第三卷 144回 伯邑考献宝救父 姜子牙自招因果

第三卷 144回 伯邑考献宝救父 姜子牙自招因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白面猿猴有千年道行。更已通灵多年,如何不识姜尚好心?急忙接了丹药吞下,作揖相谢。姜尚与伯邑考两人闻见,不觉哑然失笑;姜尚乃说道:“公子来意,贫道已然尽知,来日公子纳贡进宝之时,贫道自会相机而言,适时帮忙,想来侯爷脱困之期不远矣。”

伯邑考得了姜尚承诺。自然是千恩万谢。随后三度礼拜辞别姜尚。回到驿馆之内。静待纳贡献宝之时。

一日朝会。伯邑考终于得以面见纣王。行恭顺之姿。露诚惶之意。说忠孝之语。恳请纣王放还西伯侯姬昌。纣王亦有感于伯邑考至诚至孝。又有良多大臣附议。不觉已有松动之意。妲已早得姜尚知会。观见纣王表情。乃道:“大王若有犹疑之处。不如先观伯邑考进献之宝;倘见玄奇属实。自该放还其父回归故里。以全伯邑考地一片孝

纣王闻言自是深感有理。这却是妲己累年之功。妲己虽极少干预国政。但每出一言。却是必中。是以纣王极之信赖。当下乃令伯邑考当场演示诸宝。伯邑考领命准备;片刻之后。果然见那七香车玄妙非常。人乘其上。不用推引。即可欲西向西。欲东向东。委实是那传世之宝。又有醒酒毡。亦是名不虚传。实用之极。待到白面猿猴献艺于前。更是:

高一声如凤鸣之音。低一声有鸾啼之美;

且说姜尚入驻朝歌,有妲已暗中拂照,自是混得风生水起,只旬月间便已官至上大夫,然姜尚天资过人,才华横溢,于朝野之事,信手拈来,处置得宜,极得朝中贤臣重视,更因妲己之故,甚得纣王宠信,风头之劲,一时无两。wwW、qВ五.c0M/

白驹过隙,日月蹉跎,不觉间已近七载光阴,朝中之形势早已尽在姜尚心中。

且说这一日姜尚正在府中静休,忽有门子来报:“有诸侯国西歧长公子伯邑考请见,说有要事拜求。”姜尚近年来修为更是精进,早窥见天机蒙动、变数将起,料想伯邑考是为救乃父而来,正可以此为晋身之礼,一同往那西歧去,遂道:“可请来相见。”

少时,伯邑考进来,竟行跪拜大礼,恭声说道:“家父久羁里,已有七载余,人子何以得安?邑考愿将远祖遗镇族异宝,进纳王廷,以代父罪。想天子必思念循良,岂肯甘为鱼肉?望上大夫上体天地仁慈之心,怜姬昌老父久羁里之苦。倘蒙赐骸鼻得归故土,真恩如泰山,德如渊海,西岐百姓,无不感念上大夫之大恩。”

姜尚观伯邑考言行,知其实乃翩翩君子,心中暗赞一声,不觉高看几分,亦知其有紫薇帝气相随,尤其受其大礼,便算不想帮他也已不可的,却又有心试探,便问道:“公子纳贡,乃是何宝?”伯邑考答道:“是始祖父所遗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一只,美女十名,代父赎罪。”并将前三样宝物来历妙处一一叙述。

愁人听而眉皱。欢人听而抚掌。泣人听而止泪。

纣王听之。颠倒情怀。妲己闻之。芳心如醉;

宫人听之,皆赞:世上之罕有!

前两样倒也罢了,委实难入姜尚法眼,唯此次所献三宝中有一只白面猿猴,竟似有千年道行,颇有通灵之处,引起来姜尚的好奇。姜尚乃道:“可将那白面猿猴引来一观?”伯邑考有求于人。自是不敢拒绝,况且姜尚所言,自有道理,于是吩咐随从照办,引白面猿猴献艺于前。正是:

宴前歌来敲檀板,音若鸾啼亮满楼;掌上舞起变姿态。形似弱柳迷人眼。

能唱大曲八百,善吟小曲三千支;料想原是通灵物,何以曲身为人悦。

姜尚看罢多时,见那白面猿猴果然已是千年得道之体,功成十二重楼,生就火眼金睛。姜尚不觉心中慨叹,颇为那白面猿猴不值,便道:“如此通灵之物,岂可久为悦人之用?贫道有意予其丹药一粒。令其更具灵性,也好早日化形得脱,他日有望修成大道。于公子而言。亦是助益良多,不知公子可否应允?”

伯邑考寻思:“久闻姜尚乃是修道之身,神通广大,颇有灵异之处。初入朝歌,就为万民谋福甚重,更斩妖除魔于闹市之中;自该是那道德之辈,如今对一通灵之猿,尚且有此仁慈怜悯之心,岂会无故加害于我?”于是再拜说道:“全凭上大夫做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