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再临诸天 > 第八十七 秘闻

第八十七 秘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让方诚始料未及,他的内心却是更倾向于“灵蛇珠”的那种说法。

方诚在古文“小学”上的造诣颇深,因此简单的阅读倒不成问题。

他没有盲目地去搜查,而是根据濠州(玉川古称)、灵蛇山等特定的地名来检索过滤书籍。

很快,方诚便在靠近入口的书架上找到了一本蓝皮书《濠州地志录》。

这是一本县志记载,书中详尽地记录了灵蛇山的历史由来和发展历程以及周边乡村的民俗习惯。

方诚从中发现“灵蛇山”的由来乃是源于此山为“灵蛇珠”的产地。

不同于曼城大学图书馆的静谧,玉川图书馆充满了喧闹。

书客们大多是三口之家,孩子是主力,父母则是陪读。

“咯吱”

方诚走在木制的小阁楼里,脚步声放得很轻,大概是不想打扰到别人。

他直奔四楼而去,因为那里是摆放古典文学的区域。

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隋候出行,见一条大蛇受伤,让人敷药医治,大蛇因此而获救。一年之后,大蛇送与一颗明珠报答隋候,这便是“隋候珠”或称为“灵蛇珠”。

方诚将《濠州地志录》放回书架,拿出手机开始搜索“灵蛇山”,但结果却出人意料。

网络中记载的“灵蛇山”在东汉时期名叫灵龟山,乃是道教真人灵龟上人的坐化之地,后来有猎户山民发现山中有大量灵蛇(银环蛇)出现,这才有了灵蛇山的名号。

近两百年来,道教兴盛,灵蛇山作为真人坐化宝地,自然也就成了一处圣地。

而灵蛇山上“求真观”也是前朝时期国教天师所建。

也许是因为古籍对于现在人阅读体验不太友好的缘故,四楼的读书人非常少,只有区区十位。

其中八位还是年纪颇大的老人,带着老花眼镜,各自选了一个角落,背靠着书架席地而坐,沉浸在书海之中。

方诚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穿行在书架之间,来到了最僻静的一个角落,开始从那里找寻答案。

书架上的古籍大多数都是繁体读物,若不是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大概连分辨封面上的名字都有些勉强。

古文学分为“小学”和“大学”,所谓“小学”便是文字(字形)、音韵(音)、训诂(释义),而“大学”则是经卷典籍,为人处世之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