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兴亡谈笑中 > 第十一章 天下事未休

第十一章 天下事未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陵杜帅杜相公呢?朝廷总要伸出手来吧!”有人语气生硬地说道。

“朝廷有朝廷的难处,汉水的藩镇也不是安分的主。前一个月,杜相和襄州的刘觉荣在荆门大战了一场。刘觉荣折兵五千,大败而回,这才算是安分了不少!但是朝廷也没有余力急攻蜀中了,这场面还得咱关陇自己度过去,扬忠衍话说的很是直白,语气中也没有把自己当成朝廷的监军,但是一字一句都是在为朝廷开脱,自然有人不满。

下首一个武将站起来讥讽地说:“朝廷在江陵驻兵十余万,难道就连一兵一卒都拿不出来?莫非要坐视我们和蜀军……?”

眼见话头要引到一个危险的地方,陇西骑将白行悦连忙把话题引开道:“如果大王下令让长安重赏凤翔守军以激士气坚守呢?只要能多坚持一段时间,撑到大军奔回凤翔,看他锦屏山萧元昊能有什么了不起的?某戎马一生,还没有怕过谁呢!”

“不可!”所有人一起回头见是扬忠衍铁青了面孔说:“往日里大王的私赏大家另说,从今以后要多看朝廷的决断,大王也要斟酌斟酌了。”

众人顾不得理会其他,正襟危坐,静听下文。

“这成都贼大家也不陌生了,王匡祖孙三代割据两川已经八十余年,早先在乾符年间,王旭接替父位为西川节度使,借着朝廷多事,驾迁洛阳,席卷两川,蚕食山南诸州,朝廷束手,只能羁抚而已。广平三年,洛阳生变,车架再迁金陵,大河以北尚不伏王命,成都贼王匡随即僭号称王,阴助关中诸寇,祸乱国家,为恶不浅。

圣通二年,大王起家破薛举,蜀军一来,为大王所迫,折兵两万。之后多有交战,光武帝曾言:“既得陇,复望蜀也!”成都贼也不傻,他知道如果大王此时平定了陇右,下一步必然与朝廷两路齐进,协力平蜀!故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孤注一掷,他才敢如此行事。”

帐中一片迎合之声,“是啊!但是萧元昊挑的这个时机果然老辣,正是我军疲惫不堪,难以应战的时候。所幸乞付国仁已经悬首阙下,不然的话……可就真的悬了啊!大王!”老将王敦彦心有余悸地说。

扬忠衍则在一旁笑着说:“大王昨日还欠了小郎君的赏,假如没有小郎君在金城奋战,如今这情形还真是骑虎难了下啊!”

“扬任扬知节,关陇名将,力足能保凤翔不失,所以在朝廷处置未下之时,大王最好不要轻易许下重赏大军的承诺了!”

扬中衍话说的轻描淡写,但是不少人却悚然一惊,上面这几句话从江陵扯到凤翔,从坚守说到赏赐,说的好像半点条理都没有,但是却不断的在朝廷、关陇、陇西王这些字眼上打转,在座的人都不是傻子,也知道自古宗室大将最是招人主猜忌,难道……。

许虞的声音再一次响起,打断了不少人危险的猜疑。“蜀中这次来的不是豺狼,而是猛虎!不过蜀地虽然富足,但是满打满算不过带甲二十万,按照成都贼王匡的性格,镇成都的三万人是命根子,等闲动不得!在东面防守杜相的几万人料想也不敢动,就是把老本都掏出来了,最多也不过十万之众。但此战如果一旦不利,他立时就是倾覆之势,再难有所挣扎,诸君!天下事在此一举,且看蜀中如何?

“可惜啊!可惜!”张释之悠悠叹息了一句,倒是把不少人都给弄糊涂了。贺知勉小心地问:“大王在可惜什么?”不少人也抱着同样的疑问看向张释之。

“萧元昊有什么厉害的,只要我们能整军出战的话……。”有人似乎不满于担心一个刚刚起复的萧元昊,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高浑冷冷地打断道:“大战方才结束,总得给将士们修整的时间,如果此时强要士卒整军出征的话,只怕就会有哗变之虞!”即使上有朝廷威灵,下有大王恩德,驱疲惫之师千里驰援,劳师远征也是兵家之大忌!”

“大王,三思啊!”说着高浑还不忘劝谏陇西王一句。

“可是战况已经不容乐观了!”那个声音又一次响起,声声刺耳。“敌军出攻凤翔,杨任帅军出战,战况不利,退入城中。蜀军蜂涌而上,争门而入,血战一日不免。最后杨任派都虞侯李铫率五百甲士手持长刀突入敌阵,再以梁车塞门,乘风纵火烧车,敌军这才暂退,但是依然拥城之下,逼城而立,蜀军在城东三里,击鼓张火,布满原野,气焰很是嚣张啊!如果不救援的话,一旦凤翔有失,大军的处境会更糟糕的!”

在座的有的是久经战阵的老将,自然能从这些文字中听出战争的惨烈来,一时没有人接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