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狠人 > 第331章 【古代治国习惯科普】

第331章 【古代治国习惯科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一点也剩不下,甚至还有所缺口,那也无所谓,地方官员和税丁自掏腰包把空缺补上。

就是这么任性。

看起来似乎不讲理。

但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河北道上缴朝堂的粮食绝对会和地方实际税收一模一样,注意,是实际地方税收,而不是户簿上记载的那个不准数字。

朝堂大佬们根据年年经验积累,制订的河北道折扣保证不差毫厘。

据传贞观六年户部进行全国税收押解入库,各地粮仓竟然连一百斤粮食都无法贪,这是何等吓人的精确,简直超出了后世人的想象,全国几千万人口的税收,数字差距竟然只有一百斤上下,这种操作即使放到拥有无数科技手段的后世,恐怕也只能对古代之人说一声佩服。

因为,后世人做不到这么精确。

而大唐之所以能够如此精确,正是因为朝堂大佬们根据经验制订的增补系数。

打个比方,河北道比较穷,虽然道级户簿上面记载了人口200万,但是实际可能因为青黄不接饿死了很多人,那么税收肯定和实际不符,钱粮肯定收不齐200万人口的税。

怎么办,增减系数啊,大唐户部大佬们大笔一挥,直接给予河北道‘两成并四’的减免。

……

再打个比方,关内道,大唐长安所在,一国政治中心,钱多,人广,豪门扎堆聚集,奴婢下人皆不在册,户簿所载人口300万,实际可能达到了400万,那些豪门圈养的奴婢下人能干活能种地,但是律法却规定奴婢下人不记典籍,怎么办,眼睁睁看着豪门逃税吗?

想的美!

税收增减系数,外加‘三成并二’。

明白了吧,河北道上缴钱粮的时候打了8.4折,关内道想都别想这种折扣,不但想都别想,你还得额外多缴……

两成并四是什么意思?

搁在后世就是8.4折。

对,大家没看错,朝堂户部大佬给河北道打折了。

你们河北道按说应该上缴国库100万石粮食,但是根据增减系数只需要上缴84万石入库……

如果能多剩下一些,那很好,自己塞腰包好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