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春雷1979 > 第225章 瓷胎竹编事

第225章 瓷胎竹编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同样是看这一千套瓷胎竹编的订单,自己眼中只有一锤子买卖的利润,而韩春雷的眼里呢?看到的却是未来和发展。

小老弟高明,李和平自愧不如啊!

于是他听韩春雷的建议,同意了吴保国提出的条件。

同时,他也提出,让吴三顺他们过来时,从成都先带十来套瓷胎竹编的样品过来,这是韩春雷那边需要的。

韩春雷也需要稳住刘安知和他身后的金主爸爸香港人庄老板。

他没有及时回复吴保国那边,而是立刻给远在深圳的韩春雷打了电话,跟他说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让他帮忙参谋参谋。

谁知韩春雷听他讲完后,在电话哈哈笑了起来,说他当局者迷。

韩春雷让他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现在深圳这边有人能一口气下一千套瓷胎竹编的订单,说明瓷胎竹编是一个有市场的商品。而且,瓷胎竹编做工精巧,工艺流程繁琐,说明这是一项有师傅传承,有门槛儿的手艺,一般小型竹制厂想要模仿是有难度的。上塘竹制厂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连浸淫竹制手艺的陈师傅都不精于此。

在韩春雷看来,吴保国师傅提得反而不是条件,是生产力,是别人渴望而不可及的生产线。

一条专门生产瓷胎竹编这种高级工艺品的生产线。

至于剩下的九百九十套瓷胎竹编,上塘厂有现成的制作材料慈竹,半个月的时间足够吴三顺他们制作完成,并把货送到深圳了。

吴三顺和其他成都师傅的加盟,虽然增加了上塘竹制厂每月的人事预算,但也给上塘厂增加了高级工艺品的生产能力,同时平添了一项产品核心竞争力。

这种瞌睡有人送枕头的美事,韩春雷问李和平,为什么还要拒之门外?

经韩春雷这么一提醒,李和平这才恍然大悟过来,果真是当局者迷。

相比

于韩春雷的目光长远,李和平顿觉自己目光短浅,小家子气。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