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关山重重 > 第717章 好亲切的“妈拉巴子”!

第717章 好亲切的“妈拉巴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哪不对?”陈翰文觉得自己背的这首诗那是不应当差的。

“水往东面流,都流到东面的海里是对的,可《长歌行》里的原话应当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楚。

“不对吧。”到了这时陈翰文却不同意楚法了,‘到东海’‘东到海’字都不差,可是这前后顺序一变就有差别了。

“‘百川东到海’,从平仄上讲是“仄平平仄仄”,如果是到东海,就成了“仄平仄平仄”,上下句不符。”楚天到底是楚天,直接就给陈翰文讲起古诗的平仄来了。

“你这么说不对,我不会记错的,我记得我看过的书上写的就是‘到东海’。”陈翰文并不同意楚天的观点,他记得很清楚,他背的这首古诗那就是从书里看来的,他不会看差。

小簸箕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回归大部队,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由惯了回大部队还得听别人呵儿,他就觉得在外漂着也有好处。

“要是顺着淮河一直往下游走,那你就用这条小木船去和日本鬼子的大军舰打吧。”陈翰文这时便接道。

“为啥?”小簸箕不理解。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楚天随口就来了一句。

楚天的这句话很浅白,小簸箕听懂了便问:“你的意思是说,这些江啊河啊的都要进大海吗?”

如此一来,楚天和陈翰文对这一句古诗里两个字的前后顺序可就产生歧义了。

只是他们两个意见不同,就商震这伙人中绝大多数的就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了!

这就是一个秀才和半个秀才辩论,岁数大的象王老帽那就是大老粗,岁数小的象小簸箕那就是小老粗,别管大老粗还是小老粗谁又能分辨出这一个秀才和半个秀才究竟是谁说的对?他们那就跟听天书似的!

“那是当然的。”楚天很肯定的说。

整个中国地形那是西高东低,江河之水自然是从西往东流,最后可不就都进了东面的大海吗?

只是如此常识的问题小簸箕却是不知道的,没办法,时下国人的文化素质就是这么低!

“楚天,楚秀才!你说秀才说的对吗?”小簸箕有些不确定就又问楚天,在他的感觉里楚天肚子里的墨水那还是要比陈翰文多上一些的。

“对也不对。”楚天回答。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