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三十六章 战利品

第三十六章 战利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肥皂外表是澹金色,里面则是绿色,带有澹澹的香味。

事实上,阿拉伯人通过往里面添加不同的东西,比如月桂油、香芋、麝香等,获得了不同种类的香皂,销量很好。

橄榄树原产于地中海,在唐时经波斯商人传入中国,目前仅有零星种植,主要在河陇一带,被称为“齐墩树”,唐人将其榨油制药,用来除疥癣。

月桂树则要到近代了,由外国传教士传入中国,开始在南方种植——此月桂非古书中的月桂,只不过是引入此树时,清末、民国文人从古书中翻找了月桂这个名字给它冠上而已。

古罗马人将原产于地中海的月桂树带到了中亚,似乎也零星流传到了新疆。

巴扎里的商人们欲哭无泪。

河外地区(大食人将阿姆河以东的地方称为“河外”)本来就是手工业极其发达的地区,他们制作各类商品,在大呼罗珊省内进行贸易,甚至远销更西边的巴格达。

征服者十分贪财,几乎将他们见到的所有东西都拉走了。

地毯、铜灯、锡鑞(là)制品、毡斗篷、毛皮、琥珀、蜂蜜、剪刀、针、桌子、沙发(沙发一词本就出自阿拉伯语)、枝形灯架、花瓶、陶瓷、厨具、舍施尔弯刀、剑、弓等等——还有少量突厥奴隶和斯拉夫奴隶。

当然,最受那位无上可汗喜爱的不是刀剑,也不是奴隶,而是香皂……

但邵树德懒得去新疆找了,费尔干纳就有现成的,直接带回国内,在南方觅地引种。

当然,香皂并不一定需要橄榄油,也不一定需要月桂油,但难得来这边一趟,不多捞点东西回去,无法值回票价啊。

靠僧人、商徒主动或被动传播动植物资源,太慢了!

******

“搜罗所有会制作香皂的工匠,赦免其罪,发往洛阳,转交内务府。”城堡之内,邵树德手拿一块香皂,爱不释手。

昨晚他亲手拿着这块香皂,抱着萨图克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将她们全身上下洗了个遍。

这应该是传统阿勒颇香皂了。

将橄榄油、碱液、水一起加热至沸腾,变成粘稠的液体肥皂。然后加入月桂油混合,倒出,待其冷却、硬化,最后切成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