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八十四章 致治

第八十四章 致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原本不会种地的,学会种地了。

原本不过中原节日的,现在过了。

汉儿语通行各地,学会这种语言成了走出家门远行的刚需。如果想要飞黄腾达,则还要学会文字,通读典籍,然后去争夺本道仅有的三个进士科名额和一个农科名额。

府兵们也难得帮部曲一起干活。

除除草、照料下牲畜、修理修理农具,他们的妻儿子侄,则用马车将食水运到田间地头,给部曲们分发还算丰盛的春播福利:胡饼、干酪和肉脯。

三月的华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在东边的河北、淮海二道,渔船早已出海,试图寻找早春的第一波渔汛。

“口袋船”紧随其后,为各渔船提供补给物资,同时收购他们捕上来的鱼,运回港口。

在这其中,作为大夏第一支水师的平海军一马当先,堪称“渔业先锋”、“劳动模范”,十分卖力。

让我们把目光南移至淮南、江东、福建、岭东四道。

而在辽东道西北边靠近室韦诸部的地方,府兵们还用麸糠、豆子喂饱了战马,然后全身披挂,挎刀持弓,联合起来巡逻,谨防室韦人狗急跳墙,前来劫掠——在保卫自家财产这件事上,他们十分积极,也勇勐得难以置信,依稀让人看到了当年河北武人以一镇抗天下的豪情壮志。

在北边的草原上,商队迤逦而行。

他们给草原牧人带去了急需的生活用品,然后换回大量皮革、牛角、牛筋、羊毛以及——毛纺行业相当重要的卤碱。

关北、关内、直隶、河南诸道已经“根深蒂固”的羊毛纺织业每天都会消耗大量卤碱,以给羊毛脱脂。

因为风向渐渐转变的缘故,外国商船的离港潮已近尾声。装载了大量中国货物的高丽、日本、波斯、大食、婆罗门商船纷纷拔锚起航,返回本土。

而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扬州、明州、泉州、广州等港埠将陆陆续续迎来新一批外国商船。

稳定的环境,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朝廷收税收到手软,喜笑颜开——海州市舶使、齐王邵观诚,刚刚被提拔为统管淮海、淮南、河北对外贸易港口的“三道都市舶使”,可见朝廷的重视程度。

在舆图的东北角,肥沃的辽东大地上,数以百万计的汉人、奚人、契丹人、渤海人、鞑靼人、靺鞨人挥舞着锄头、钉耙,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播。

经年教化之下,蕃人从语言到服饰,从民居到生活习惯,一点点向中原靠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