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四十六章 东莱

第四十六章 东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这话倒也不是夸大其词。阿赖山最高峰(萨曼尼峰)之上,确实立了几处石碑,镌刻了他的圣谕,山峰名字更是直接叫“无上皇帝峰”。

当李存勖带着百般拼凑出来的不到两万步骑,孤注一掷豪赌,从郓州方向杀往汴州时,段凝统率的五万汴梁禁军主力,却被泛滥的黄河给阻隔在了河阳,没法回援,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李存勖率领五千先锋进入汴州,灭亡了后梁。

中唐以来,地方藩镇是治理黄河的。

主要工作是加固两岸堤坝,防止洪水爆发时溃堤。同时修建水门,大力疏浚与黄河连通的各条支流水系以及陂池水库,当黄河水位升高,达到警戒线时,打开水门,将黄河水导入汴河、永济渠。

夏朝的治河大同小异。

工部每年都会拨下钱粮、征发役徒上河。水门内外淤积的泥沙被一遍又一遍清理,连通黄河的水系更是得到了重点照顾,如圃田泽、沙海、福缘池等水库,每年冬天都要清淤、加深,以便在夏季洪水来临时,可以有充足的泄洪区。

忙完这一切,三月十六,邵树德留太子监国,亲领官员、宫人、嫔妃、侍卫及随驾军士数万人东行,前往淮海道。

******

四月的黄河又成了一条交通运输干道。

东行的路上,邵树德有时候会登上山坡、高塔,瞭望远方。

此时的黄河,温柔、恬静、悠远。

至于黄河本身,没有太大的治理必要。更准确地说,工程量实在太大,在没有明显灾情的情况下,先不要动了,免得出乱子——公允地说,有唐一代三百年,黄河算是比较给面子的,没出过什么问题,或者说黄河暂时也没什么毛病,只要你不去玩弄它。

途径圃田泽时,邵树德稍稍停留了两日。

这个人来人往的商业重镇之内,桅杆林立,大大小小的船只几乎塞满了河面。

邵树德一面与宰相们说着话,一面翻阅着集市市令送来的历年商业数据。

“封禅泰山之事,朕不想做,没必要。”邵树德将手中的账本翻得哗啦啦作响,嘴里说道:“朕的名讳已经镌刻在阿赖山最高峰之上,古来君王,何人能比?”

它驯服地给人们提供各种便利,灌既、运输、捕鱼乃至饮水,哺育了两岸无数人民,堪称河南、河北的母亲河。

晚唐以来,黄河只决堤过一次,地点位于滑州,为朱全忠所掘。

汹涌的河水淹没大地,造成了严重破坏。虽然百般抵赖,时过境迁之后,这笔账依然牢牢地扣在老朱头上。

掘黄河是有报应的。

朱全忠掘了一次之后,他儿子也掘了一次,然后就遭报应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