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二十二章 人心

第二十二章 人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朝的读书人,还是有那么点家国情怀的。收复河陇失地这个噱头,应该有一些用处。总之能多招一个是一个,定难诸州文风不盛,识字率整体偏低,本地人才极其匮乏,幕府、各州县官员基本都是外地人。多年来自己又一直打打杀杀,用在地方建设、教育等方面的资金少得可怜,以至于如今只能向外想办法。

想要让天下的士人思想转变,还得想个招让朝廷的威望更低,让大家觉得它烂透了,没救了,不如早点完蛋更好。

从这个思路出发,邵树德有些后悔去年自己南下关中,帮着朝廷平定乱局了。皇帝都没受啥屈辱,就直接回京了,随后风平浪静,朝廷还维持了体面。

失误,重大失误啊!

不过现在后悔也晚了。有自己这么个大老虎矗在西北,关中应该没人敢对朝廷不敬了。

唯一的机会,也就是等天下各镇慢慢兼并,让有识之士进一步认识到大唐灭亡不可避免,让持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人心思变,进关中的阻力才会变小。

如今的长安,就像块磁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士人前来游历、求学、科考。同时也有许多州县的工匠、乐人、画师到长安来值役,去岁被自己掳掠了一波,今年又开始慢慢补充了。

啥时候再去割茬韭菜呢?

其实昨天邵树德与陈诚、赵光逢二人密谈过。

他问赵、陈二人,如果此时进关中会如何?两人皆大惊失色,连劝不可。

邵树德只能叹气,还是不能小瞧了朝廷这块牌子。若此时进关中,义兄会翻脸,李孝昌、诸葛爽会撇清关系,东方逵会跃跃欲试,陕虢、河中、武定军、凤翔、泾原等镇会出兵征讨自己,李详也有可能会加入讨伐大军。甚至他怀疑,岳父折宗本为自证清白,也会出兵征讨。

幕府推官黄滔,此人史上就一直往长安考学。数十年努力,终于考上进士后,衣锦回乡省亲。但仍念念不忘回朝任官,当时长安混乱,让他一等就是四年,但四年后,也只给他授了个芝麻小官,黄滔还屁颠屁颠地从家乡福建赶往长安任职。

也就是后来朝廷闹得实在不像样,威严尽丧,黄滔才心灰意冷地返回老家,辅佐福建地方军阀。

这个时空,若不是同窗好友封渭一力相邀,黄滔估计还辗转在考学的路上。

黄滔,其实是很多士人的缩影,大唐人心还没有丧尽。

“那么就依赵随使之言,找人多上几封贺表。”邵树德一锤定音道:“招人之事与此同步进行,至于如何操作,让进奏院那边好好想想,不要怕花钱。”

当然更致命的是来自内部的嬗变。不是说文臣武将会叛变,这不太可能,军队自己一直抓得很牢,而大头兵们对皇权也没太多尊敬。但不叛变,不代表心里没意见,而心里有了意见,轻则消极怠工,重则辞职走人,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地方政务,需要文人处理。而文人对朝廷的态度,目前看来,还是认同居多的。

而自己占了这么多地盘,马上还要想办法去长安招募读书人。如果连对朝廷表面上的恭顺都没有,谁愿意来呢?

忠臣的人设还不能丢!

人心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丧失,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