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三十六章 这……

第三十六章 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五百骑统一下马,站在一箭之地外,先给步弓上弦,然后分批前出,对准城楼上的目标就来了一波狠的。

王崇带着亲兵赶到了不远处,仔细观察。

五百弓手轮射,吐蕃人一开始还从城头上还击,不过在被射杀了二十余人后,直接躲了起来,不再露头。

这——不应该啊!王崇把玩着手里的弓弦,暗自思索。

过了片刻,东北角城头吐蕃人的还击陡然间激烈了起来。看城头人影憧憧的样子,应是从其他地方调了大批弓手过来。

与城墙上的敌军对射,站在城下的他们肯定很吃亏,但将军既然下了这个命令,自然要执行。

银枪都,或者说整个朔方军,对服从命令非常重视,这与部落里大不一样。各种规矩太严了,不符合牧民们热爱自由的天性。

一开始总有人逃跑,后来直接把逃跑士卒的家人贬为奴隶,任人蹂躏,抓到的逃兵也被当众斩首。再加上赏赐确实很丰厚,回鹘军士们的心慢慢定了下来。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下限在哪里。

草原牧民,骑马射箭的本事还算不错,也有一股子不要命的勇悍之气,对生存物资的要求还低,能忍饥挨饿,爬冰卧雪,千里行军。

再派一营人,去城西!王崇有了定计,立刻下令。

又是一营骑兵上路。他们昨晚劫掠了一夜,此时接到命令,仍然毫不犹豫地上前,这体力确实惊人。

西门附近的齐射又造成了吐蕃人的混乱。

但组织度太低了!

如果能在这个上面下功夫,一般而言都能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冒顿单于曾经提高过匈奴人的组织度,成吉思汗曾经提高过蒙古人的组织度,能接受汉人严酷军法的胡人,一般而言都是优(灰)质(色)兵(牲)源(口),安禄山的八千曳落河也已经向大家证明了这一点。

银枪都八千军士(含辅兵),虽然时日尚短,还没完全变成朔方军的形状,但初步的纪律是有了,风气比起吊儿郎当、松松垮垮的部族军强了何止一倍。

此刻接到命令,毗伽也不多问,直接带了自己直辖的一营五百骑,骑马赶到青唐城东北门附近。

城头上旗帜不少,也有人探头探脑,看样子吐蕃人如临大敌,布防严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