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二十三章 征行

第二十三章 征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了!”船工宋二郎将麻绳扔上岸,王三一把接住,将其捆扎在石柱之上。

船已经靠泊。岸上的力工一拥而上,卸下一袋袋粮食。

宋二、王三也是旧识了,多年前曾作为船工被征发,在汝水为梁军运输粮草。

宋二之子当时还在谢彦章军中,幸好活着回来了,如今是汝州州兵的一员。

宋二、王三却已到了洛阳。

气候冷期即将到来,降水减少之后,一旦漕运停摆,便只能走陆路运输,成本激增。根据司农寺报上来的数据,一辆马车,在路况较差的驿道上,只能装载十五斛粮食(约0.8吨),在路况较好的驿道上,可以运输三十余斛粮食。如果是新修的一等国道,那么可以运输四十斛以上。

但如果走运河,一艘船便可以运一千五百斛粮食,是马车的数十倍乃至百倍,成本还低得多。

洛阳,承受不了漕运停摆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

唉,都有把首都搬到海边去的冲动了,反正这个时代的野蛮人也没法从海上进攻。

“殿下,雨水真的会变少么?国子监遣人监测谷水、瀍水、洛水、尹水河道,雨不曾少下,河水也未变少。”李延龄迟疑了一下,问道。

作为有技能的船工,他们早早便被河南府征集起来,全力保障洛阳的物资供应,一干就是两年。

“洛阳的人气越来越旺了。”宋二抬头看了看新潭周围正在大兴土木的坊市,感慨道。

“你才离去几日,见天感慨。洛阳不还是那个洛阳?”王三嗤笑一声。

“你不懂。”宋二摇了摇头,道:“这次我去尹阙,发现那边忙得很,百姓几乎都征发起来南下了。”

“南下何处?”王三问道。

“未雨绸缪懂不懂?”邵树德瞪了他一眼,道:“陂池是洛阳的命根子,马虎不得。罢了,明日我让赵克裕去一趟陆浑县,尹水上游再择地修个水库,以备不时之需。漕渠有保障了,还有运渠呢。”

运渠从洛阳东南角出城,汇入洛水。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航运通道,盖因南市的货物运输全靠这条人工河。尹水在洛阳城东汇入洛水,一旦水位下降,运渠就要受到影响,这也不得不考虑。

因此,在尹水上游修个水库,似乎很有必要。

二人交谈之间,游船已驶入新潭。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