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二章 感悟

第二章 感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圣人是真的在为百姓做事。对比起在幽州见过的李存孝等人,差别太大了。

这个世道,若让李克用、李存孝、卢彦威之辈窃取权柄,那除了武夫外,百姓的日子不知道会凄惨成什么样。因为他们只懂索取,不知道培养民力。

圣人也收税,也征兵,但他是先把百姓养肥了,然后再收税,这样就不至于让人活不下去了。

“店家,如果现在让你回到梁王全忠治下,可愿?”周大郎突然笑着问道。

店家一惊,狐疑地看了眼周大郎,道:“客人伱这话……”

在路上听人说,河南道的毛衣一般而言都是从河阳、河南府、汝州、郑州等地输来的。

东西向的一等国道虽然进度缓慢,但自洛阳向东,已经修到了汴州。由洛阳往西,则通到了新安县——正好是周大郎等人的目的地,也是他们的家。

这条国道,是圣人力主修的。

乡间传闻,当初有宰相反对修此道,理由是靡费甚巨。但圣人坚持,并削减宫中用度。

他的龙袍,还是建极元年的,穿了好几年了。缝缝补补,一直舍不得丢。

“无妨,就随口问问罢了。”周大郎摆手道。

“算了。”店家沉默了半晌,道:“梁王对我等有活命之恩,但终究不如夏王。以后让夏王与梁王妃的孩子继承大统,那就妥了。”

乡勇们爆发出更大的哄笑。

有人斥道:“你这老头,想什么呢?折皇后出身关西名门,淑慎有仪,什么时候轮到梁王妃?”

“尽想美事。若让那张氏得逞,下一步岂不是要把我等关西人尽皆赶出直隶、河南?”

他一餐只吃几个菜,省下的钱都拿来修路了。

最离谱的传闻是,圣人遣散了某座宫殿中的数千美人,节省钱粮修路。

周大郎不知道传闻真假,但他知道这条路的作用太大了。

很多不易运输的商品,比如陶器、煤球等,现在能很方便地运输了,坊市中的此类商品价格大大下降——不仅仅是运输成本下降了,因为道路的改善,有更多人愿意开作坊生产了,进而导致价格下降。

没有这条路,河南府、郑州的毛衣运往汴州,最好的办法就是走水路。但水路并不能覆盖所有地方,尤其是很多人烟稠密的县城离黄河较远,冬日河流封冻之时也没法运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