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六章 新风俗

第六章 新风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陵府那边牲畜比较少,腌制时也不怎么放香料,因此他觉得很新鲜。

“这里的盐没有胡落盐池的青盐好。”见赵匡明盯着,妇人也不觉得害羞,落落大方地说道:“听闻是北边草原池子里捞出来的,不太好。要说最好的盐,还得是丰州印盐,那可是贡品哩。圣人有福气,打小就吃印盐。就是到了现在,圣人天天都要吃丰州白面做的蒸饼,蘸着印盐吃。”

“你怎知道?”赵匡明笑问道。

“四里八乡都这么说,那还能假?”妇人理所当然地说道。

“四里八乡都是哪里人?”

他们的动作很熟练。羊儿脖子上有个尖刀捅出的伤口,铁钩从伤口内穿入,钩住整个脖颈,悬挂在木梁上。

老人次子用尖刀小心翼翼地刮着羊皮,发出沙沙的声响。这会已近尾声,羊皮被完整地揭了下来,置于一旁。

没了皮的羊悬挂在那里,随风轻轻摇晃。一身材健硕的妇人走了过来,将羊从钩子上取下,然后放在一旁的砧板上,用刀斧切割。

“彭彭!”健妇的动作很稳、很准,也很有力。如果被征发打仗的话,至少可以站在城墙上拿斧子砍人。

“哗哗!”屋檐下另外一位妇人就要秀气多了。

“灵州的、宥州的、夏州的都有,不过还是绥州人最多。”

赵匡明哑然失笑。

“这是香料么?”他问道。

“胡椒,可以去去腥气。”妇人讶异地问道:“官人不知道此物?”

她正在腌制羊肉。

这是从关北带来的习惯。自从三茬轮作制大兴后,深秋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杀掉一部分牲畜,腌制咸肉。

肉大部分拿到市场上售卖,小部分自己留着吃。

这种行为是广泛性的,几乎整县、整乡、整村地这么做,已经有风俗的雏形了——再过几十年、百余年,肯定就是正儿八经的风俗了。

腌肉也是需要成本的。除了粗盐之外,似乎还添加了一些香料,这让赵匡明看着有些稀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