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绝不当仁宗 > 第101章 年号

第101章 年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和三年,宋仁宗先是生了一场大病,到了四月份,六塔河豆腐渣工程决堤,流民过百万,京师又爆发洪灾,到了七月天空又出现了一次极其罕见的白色彗星,八月初一,又发生了一次日食。宋仁宗于是当即宣布改元嘉佑。

纵观宋仁宗的一生,天圣和明道受制于刘娥,景佑、宝元、康定,庆历受制于西夏和辽国。而皇佑、至和天灾人祸不断,且又苦于后继无人的困扰。

只有最后一个年号,嘉佑,给宋仁宗带来了好运,这一年群星闪耀,一榜冠千古,而紧接着朝廷各项朝政都得以顺利推行,政治清明,百姓安康,史称嘉佑之治。

天圣二年十一月六日,赵祯第一次以自己的意思下诏曰:大宋朝自朕起,后世历代皇帝皆不封禅,不受尊号,不接祥瑞,一世一元制。

赵祯定下了基调,宰相王钦若不反对,枢密使曹利用也不反对,两府大佬没有什么意见,底下的大臣们自然也都不会反对,毕竟这道旨意对天下百姓而言,彰显的无疑是当今官家的贤明睿智。

刘娥被软禁了,连带着刘娥宠幸的内侍和宫女都受到了惩罚,朝堂上的大臣们倒也没因此而说什么,毕竟赵祯是打着让刘娥调养身体为旗号的,而且刘娥除了换了一个环境之外,一应待遇都同先前无异。

宰相王钦若向赵祯提议改元更新,但被赵祯给拒绝了,明朝以前,历代皇帝凡是遇到天灾人祸,往往都是喜欢更改年号用来避祸,因此一个皇帝在位时期如果长的话,用上好几个年号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历史上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余年间,用了整整九个年号,终两宋三百年,赵祯使用的年号是最多的了。

天圣十年,禁宫起了一场大火,宋仁宗和太后刘娥险些葬身于火海,同年十一月,赵祯宣布改元明道,而且是即行即改,也就是说天圣十年就是明道元年。

明道二年,因为频繁发生旱灾、蝗灾、宋仁宗于是下诏次年改元为“景佑!”

赵祯前世是一名资深皇帝成长计划的游戏玩家,因此特意下诏将大庆殿改为宣政殿,并且每五天在此举行一次朝会。以往大庆殿只有正旦大朝会的时候才会使用。至于平时处理政事则是放在了崇政殿。

天圣二年十一月十号,赵祯第一次在宣政殿召开了朝会,本想体验一下大权在握的感觉,但是紧接着大臣们接二连三的朝他奏事,将他弄得是焦头烂额,整个朝堂差点乱成了一锅粥。

很多事情都没有商量出结果来,而且什么大事小事都向赵祯上奏,就连某某致仕大臣新纳了一名寡妇为妾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向赵祯上奏。

赵祯匆忙散了朝,回到崇政殿,看着那堆成小山一样的奏疏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景佑五年,冬季交祀之后,宋仁宗下诏改元宝元,而且即行即改,而西夏李元昊也是第一次朝贡不至。

宝元三年,李元昊起兵叛送,因此宋仁宗又将年号改为康定。

康定二年,宋仁宗再度改元为庆历,据推测跟皇子赵昕夭折不无关系。

庆历八年,中原遭遇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水灾,宋仁宗于是改元为皇佑。

皇佑六年,司天监说四月初一将发生一次日食,宋仁宗惊恐不已,因此不但下了罪己诏,并宣布改元为至和,也是即行即改,因此皇佑六年也是至和元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