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唐闲人 >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晒盐场丰收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晒盐场丰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高句丽本身现在还依靠的是煮盐制盐,每年产出的盐本来就不多,又被高句丽的王公贵族们控制着,导致了高句丽的食盐价格比起大唐还要高很多。

当盐场开始出盐的时候,看着一堆堆白花花的海盐,海州衙门的官吏们都看傻了。

这盐在这时代,就是跟钱差不多的硬通货,这么多的盐,简直就跟白花花的银子差不多了。

于是这官办盐场,一下就成了海州的经济支柱,除去正常征收税赋之外,这里所产的盐,估摸着一年下来,就起码要十几二十万贯之多。

这一下可把海州的官吏们给乐蒙了,有了这个盐场之后,以后他们海州再也不愁没钱花了。

而这些盐不但足够供应海州人随便吃,而且还可以远销到别的地方去,因为成本实在是太低,市场竞争力自然而然也不用多说。

管事嘴里所说的荤腥之物,更是一些收来的没人要的一些小杂鱼,只能拿去当饲料亦或是干脆沤肥用的小杂鱼,另外还有一些是鲸鱼处理工坊那边,从鲸鱼身上剃下来的零零碎碎的杂碎,这就是管事嘴里说的那所谓的荤腥。

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在海州港,根本就不会送到各工坊给工人吃的东西,却在这里,被那些高句丽人视作美味,隔三差五能吃上这样一些荤腥之物,就让他们觉得这日子过的不错!

这其实跟喂猪也差不多,充其量就是考虑到他们消耗体力比较大,量还是基本上能让他们吃个七八分饱的,另外也就是盐用的量很足罢了。

之所以用盐量足,其实还是因为徐淼在海州的郁洲岛上开设的盐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之后,已经投入生产了。

这座盐场,是大唐第一座超大型晒盐场,在郁洲岛的海边滩涂上,占地面积数千亩之多,建成大大小小的盐田数百块,用工两千多人,属于是海州的官办盐场。

海州大量产盐这个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就吸引来了大批的盐商,纷纷赶来了海州采办这里的海盐。

而徐淼自己则也开了一个作坊,将海盐再加工一次,使用土法,将其制成更精细的精盐,这样的精盐,比起海盐价值又翻了很多倍。

不过徐淼倒也不指望这个制盐作坊发财,所产出的精盐,除了自家用之外,也提供个海州港各个工坊使用,另外就是作为礼品,送给和他们家交好的一些人家,再供应给本地的一些客栈酒肆或者食肆使用。

当然船寮这边,料场和木材烘干工坊,也可以获得到充足的食盐,故此工坊的厨子们,做饭的时候是从不吝啬给饭菜里加盐的。

俗话说饭菜咸了才会吃着香,缺盐的饭菜自然而然吃起来少滋没味的。

郁洲岛南部日照条件良好,而且滩涂也适合开设盐田,在经过最初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逐渐将晒盐技术固定了下来。

反正徐淼已经把晒盐的方法都详细搞出来了,只是细节方面需要进行一番试验,所以技术固定下来的速度也很快。

从贞观七年下半年起,郁洲岛盐场就开始正式出盐了。

这样的晒盐法比起以前的煮盐之法,可省老鼻子了,不但节省人力,而且还完全不再需要大量的柴草进行熬煮,也省去了制作熬盐用的铁釜或者陶釜,只需要把海水引入到盐田之中,然后就等着太阳晒就行了。

虽然晒盐还需要几道程序,但是关键还是依靠晾晒,所以和煮盐相比,成本极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