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龙戏唐 > 第四十一章 校场扬威(一)

第四十一章 校场扬威(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容易出岔子的军阵演练已毕,侯君集紧绷着的心弦也自稍松了些,但却依旧不敢掉以轻心,但见其屹立在高台上,中气十足地下了令,自有十数名士兵紧赶着将一支箭垛竖立在了高台的左侧,这就到了校验的最后一个环节——骑射抡元,但凡自忖有骑射之能者,皆可上阵比试,连中三元者,有重赏,哪怕是只中一支的,也有赏赐不等。

大唐自立国之初就极其重视骑军之建设,但凡军中战将,不会骑射者罕矣,值此骑射抡元之际,各卫的大小将领们自是全都踊跃参与其中,时不时就有人箭中红心,激起阵阵如怒涛般的喝彩声,偶尔也有三箭齐齐落空者,被人讥讽笑话上一番也自是不免之事了的,满场气氛就这么在众将们一轮轮的骑射中节节攀高着,若不出意外,此番校验当以皆大欢喜而告了终了。

“嘭!”

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因着其不可捉摸性,这不,就在侯君集心情最为放松之际,意外却是突然发生了——从校场左侧突然冲出一骑,在远离箭垛足足有七十步开外的距离上便即张弓搭箭,一声弦响过后,就见那支羽箭有若流星般划破空间,准确无误地正中了红心,不仅如此,其上所附着的巨力更是将整个箭靶的红心都炸得个粉碎。

“嗡……”

大唐的军制极其之复杂,采用的乃是府兵制——各折冲府的折冲都尉都只管练兵,却不管用兵,十六卫名义上掌握着天下军马,可实际上么,却不过大多是些空架子罢了,有将而无兵,终归须得到要出征了,方才临时调集府兵前来听令,此等之军制看似能有效地抑制住将军们的势大,可却极易造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如此一来,每逢出征,尤其是十六卫军的出动,都需要一道必不可少的手续,那便是校场演练,一者是扬军威以振军心士气,二来么,也是给各级将领们顺利掌握好部队创造出个良好的氛围。

“咚咚咚……”

贞观七年十一月初四,小雪初停,辰时正牌,第三通鼓响之后,即将出征的三卫六万大军整整齐齐地列在南校场的正中,左侧所在为观礼之文官,右侧则是其余不曾受命出征的诸卫之军官,至于校场正中的小高台上么,兵部尚书侯君集怀捧着一面令旗,面无表情地听着下方各卫将军点卯之报数。

“启奏陛下,各卫应到人数六万一千三百人,实到人数六万一千三百人,请陛下明示行止。”

侯君集一向是个很喜欢炫耀之人,可此际,他却是无比之肃然,没旁的,只因一代大帝李世民就端坐在其身后不远处的矮床上,就算再给侯君集两个胆,他也断然不敢在此际有甚出格的表现的。

“嗯,既如此,那就开始好了。”

李世民一生中也不知经历过多少回这等战前校验了,早就习以为常,并无甚特别的表示,仅仅只是面色淡然地挥了下手,很是随意地便给出了旨意。

“诺!”

侯君集虽说早在贞观四年便已是兵部尚书,可说到主持这等校验大典么,还真就是第一回,心下里自不免有些打鼓,只是这当口上,却也容不得其有半分的退缩之意,但见侯君集高声应了诺之后,大踏步地行到了高台前,手中的小旗不时地挥动着,将一道道命令传达给了各部,鼓进金退,一番操演下来,倒也算是顺遂得很。

“竖箭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