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龙戏唐 >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太宗的执拗(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太宗的执拗(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左右不过就是朝争而已,陈子明自不怎么放在心上,当然了,趁此机会表表忠心还是要的,不管有用没用,刷刷好感终归是好的,毕竟不出意外的话,面前这主儿可是将来的大唐皇帝来着。

“子明真社稷臣也,天赐子明于孤,幸甚!幸甚!”

李恪与太宗一般,都是性情中人,这一见陈子明为社稷之重不惜面对千夫所指之危境,自不免便被感动得无以复加。

“殿下过誉了,此番军议之际,下官自当据理力争,虽小有碍难,却也无甚大碍,唯殿下能沉得住气便好。”

陈子明口中虽是安慰李恪说没啥大事,可其实么,他心中却是清楚事情怕是没那么简单,不说诸将们的群情激奋,便是太宗的不悦都不是件容易应付之事,为防李恪到时候冲动起来乱插手,陈子明自是须得先给其再打上一记预防针。

李恪光顾着激动,自是没注意到陈子明的若有所思,感慨完了之后,突然又想起了一事,但见其一拍脑门,紧着便转开了话题。

“此事殿下不宜插手其中,一切交由下官来应对便好。”

对于太宗打算再度亲征一事,陈子明其实早有预料,没旁的,太宗征战一生,大军过处,所向披靡,还从不曾吃过似此番这等大亏,就其那等执拗的性子,无论如何也不肯就这么认栽了事的,更别说军方中嚷嚷着要再战的可不再少数,兵部尚书李勣、大将军程咬金、薛万彻等都是主战最烈者,这等情形下,谁要是敢说不战,得罪的可就不止是太宗了,怕是那些将军们都会群起而攻,问题是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之际,各地粮仓又因去岁的征战几尽枯竭,若无两、三年的休养生息,根本不适合再战,只是无论是谁敢将此事挑破,都不免要得罪军方,很显然,从此一条来说,身为预备储君,李恪是断然不适合干这等勾当的。

“子明之意是……”

李恪监国年余,自是清楚如今国内的粮食储量之情况,本来还想着就此事进谏太宗一番,也好表现一下忠心,却不曾想陈子明会是这般说法,自不免便为之一愣。

“子明放心,小王知道该如何做了。”

听得陈子明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李恪感动之余,也自不会再有甚旁的想法,慎重其事地便同意了陈子明的安排……

“陛下性子坚毅,加之一生征战从无败绩,此番吃亏不小,又岂肯善罢甘休,再,李勣等军中重将也都一致要战,此军心所向也,挡者必伤自身,故,殿下断不可为也,然,国中粮秣不足,强自要战,社稷必有动荡,势不能急战,下官身为宰辅,却是不能不谏,虽不可力阻,引导却是无妨,唯控制规模,方可战之。”

陈子明对李恪从来都是很有耐心的,不吝唇舌地便为其讲明了个中之蹊跷,当然了,陈子明没说的是他此时站出来唱反调,同样会得罪军中主战派,无他,挡了他人捞取战功的机会,不过么,陈子明本人却并不在意,左右他本人也是军中出身,于军中的根基之雄厚并不比李勣等人差多少,有着足够的资历来承受军方的压力。

“唔……,如此一来,怕是得苦了子明你了。”

一想到将面对着诸多军中重将的责难,李恪的心头自不免便是一沉,只是见陈子明主义已定,他也自不好再劝,只能是无奈地同意了陈子明的提议。

“此下官分内之事耳,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