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清 > 第一零三章 大计划

第一零三章 大计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关卓凡的如意算盘是,除了一部分“开明士绅”转化为“资本家”外,士绅阶级的大部分成员,在工业化、近现代化的过程中,其生存空间,被一股新兴的强大力量,一步步地侵蚀、挤占,逐渐没落,乃至消亡。

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分化开来的士绅阶级,在保有足够反抗力量的时候,始终无法明确意识到危险的逼近;等到终于看清楚局面了,残余力量已经衰弱,就算有心反戈一击,也无力回天了。

关卓凡的算盘中,这股“新兴的强大力量”,就是“国有企业”。

*(未完待续……)I1292

关卓凡不打算继续充当这个阶级的“代言人”和“高级打工仔”了。

如果由得士绅阶级自然演变为资产阶级,那么,这个“资产阶级”,必然会是“官僚资产阶级”。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同时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这个“官僚资产阶级”的本性,和其前世——士绅阶级,根本无二:和国家、社会的关系,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零和关系。

对于财富,普通资产阶级之着力点是“创造”,官僚资产阶级的兴趣却仅仅是“占有”——不论是哪个阶级的财富,也不论采用什么样子的手段。

清末,社会新增长的财富,主要源于近代化、工业化的尝试和努力,这部分财富,自然而然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最主要的侵夺对象。

这部分财富,名义上大多属于国家。因此,某种意义上,清朝之亡,正是士绅阶级和从中成长起来的官僚资产阶级要更换“代言人”了——他们已经完成了对“国有资产”的侵占,为了固化既得利益,必须干掉这些财富的原合法持有人。

北洋政府,官僚资产阶级进一步坐大;国民政府,官僚资产阶级干脆直接掌握政权。

我们都看见了这两个政府的吃相,也看见了,他们是怎样一前一后,被历史和人民抛弃的。

官僚资产阶级,真正是亡国灭党的大杀器,是关卓凡必须严防死守的一样东西。

上文已经说过了:要防止在“阶级”的意义上,出现“官僚资产”这个东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