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居安思危

第三百四十三章 居安思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未完待续。)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王麻子所说的这个“百姓”,指的就是从日军手里救出来的那些苦力。

日军本来就做好了在拉包尔打持久战的打算,所以从一开始就把菜种、稻种分发给这些苦力让他们播种各种蔬菜和粮食以充军粮,只不过这些蔬菜和作物在中美联军攻打拉包尔时大多被炸毁了而已……那时美军为了切断日军的粮食补给,所以在开打之前是专门往粮田投掷燃烧弹将其烧毁。

直到中美联军拿下了拉包尔后,这些“苦力”才恢复了种植。

只不过“苦力”的种植量并不大,一来是因为在岛上可以说吃穿不愁,美军隔一段时间就会给这些“苦力”一些补给,这些补给已经足够他们生活,所以也就没有太多的动力。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来自缅甸、泰国的百姓,都带有点“顺其自然”的心态……这心态按我们中国人来看就是懒,没有危机意识,不知道居安思危,也就在好年时多干点活多种点作物存着,到灾荒年就可以顺利渡过了。

这一点,应该说不仅仅是因为日军入侵造成的,而是中国文化里就存在“居安思危”的因素,尤其是黄河流域一带的文明。

原因是黄河时常泛滥,有时甚至还会改道……这迫使生活在黄河边上的农耕民族不得不想着明年、后年甚至更远的时候自己是否有饭吃是否能生存,所以这几千年的生活习惯下来,就造成了中国人普遍都有居安思危的情结,有的想完了自己还不够,还会为下一代铺路。

而东南亚的地理和气候就要比中国好得多了,比如缅甸、泰国之类的,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日照、水源充足,稻子几乎随时都可以种,大多数地方稻子都可以种两季甚至是三季。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优越的条件,才使他们这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有生存的空间……这要是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也讲“顺其自然”,估计一大半都得饿死。

所以,此时拉包尔的粮食和蔬菜,大多只是那些苦力闲着无事,“顺其自然”的种上一些,美军方面当然就不会理会这些了。

但是,这说不定却会给中国部队一个机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