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846章 援助苏联(三)

第846章 援助苏联(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是在中苏之间,局面就反过来了。中国边境民众生活水平超过苏联,是最近67年的事情。而且双方之间的经济差距并不显示在基本生活上,而是在各种新式的生活用品上。

中苏两国之间的吃喝相差不大,但是收音机,电视大量进入中国普通民众家庭,中国家庭也开始购买机动车。这种生活方式的差距,让中苏两国边境民众的差距凸显出来。

要知道,在欧洲,能有自家汽车的国家并不多。在欧洲与苏联边境的民众,还都用着牲口出行。由于苏联现在边境接壤国家都是东欧国家,反倒是苏联边境家庭的自行车,摩托车让对面的东欧国家边境民众羡慕。

除了生活方式的不同,中国的政治领域也丝毫不弱于苏联。满清的孱弱,让中国1直被动挨打,极少数的几次边境战争胜利也是在中国的境内打的。这就导致了中国可以自称自己没有任何侵略的恶性,而且这种宣传是全世界都必须承认的现实。

中国除了拥有清白的历史之外,理念上的道德也没有问题。中华文明党与欧洲许多左翼党派1样,都自称是社会主义政党,也自称是共产主义路线。虽然在苏联与欧洲看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确没办法与苏联相提并论。但是中国却从学术角度竖起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另外1种模式。

不过贝利亚也不会认为斯大林就会对这些中国人放心,他继续问道:“那么针对于中国工程师与技师的安全保护,要不要做的更细致1些?”

“当然!”斯大林答道。只是说完这些后,斯大林内心深处是有些失望的。

“让布哈林来参加会议。”斯大林命道。

布哈林并不知道,因为中国的改变,他本人的命运也被改变了。原本的历史中,在1937年的电影《列宁在十月》中,有1句著名的台词,“告诉列宁同志,布哈林是叛徒”。

现在布哈林虽然不至于非常核心,至少还在核心圈子里,并没有被杀。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就在于20年代,斯大林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负责了中苏贸易。导致苏联并没有面对历史上被全面封锁的局面。

在苏联的解释中,共产主义是1种革命理念。

在中国的解释中,共产主义首先是1门学术理念,基于这种学术理念的先进性,从而在逻辑上得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完蛋的结论。这才有了社会主义革命,试图走通更符合高生产力水平下新道路的努力。

由于苏联与欧美国家并不认为何锐政府是真的共产党,所以这种说法在欧美的泛温和主义人群中有很高的影响力。

苏共内部,以斯大林为首的1部分苏联核心领导其实意识到了,中国是在与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争夺。

中苏的贸易使得苏联有了足够的轻工业品,并且用轻工业品与苏联农村人口进行交易,大大缓解了农村矛盾。这种矛盾的缓解,以及苏联经济比历史上好的多的原因,让斯大林的工业化成果斐然,国内党内的反对力量降低,以至于没出现基洛夫被暗杀的事情。也让苏共内部的团结得到了基本的维持。否则的话,以布哈林的政治观点,他早就被干掉了。

苏联国内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布哈里的观点已经逐渐得到了重视。更重要的是,布哈里自己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当布哈里参加到讨论后,很快就成了负责党内宣传的真理报主编布哈里讲的多,而贝利亚专心听的局面。

布哈里先是认同斯大林的担忧,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确有优势。对于欧洲来的人员,苏共向来是非常自信的请他们参观苏联,也不介意这些人与苏联人民交流。因为苏联既然搞了社会主义,走了共产主义道路,在道德上有非常高的自信。虽然苏联现阶段并不富裕,但是在政治方面可比欧洲先进。

而且这些态度的确令苏联的到了巨大的好处,非常多的欧洲乃至于美国的进步人士主动与苏联联系,寻求为苏联效力的机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