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求生记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宋金河商贸城

第二百七十七章 宋金河商贸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古代讲究的都是整个家族,一人做官全族人沾光,发家致富也是一样,用的全是自家的族亲,目前四家也做了分工,在大体上对外一致,各家内部分配上各自为政,当然了幕后最大老板就是平安府,在章子俊看来自己就是董事长,邱家、王家、崔家、顾家这些就是部门经理,这四家中选出一个总裁就是顾麟,可是这些职称在明朝行不通,主要是不明白,还是要让明朝人明白的职称,首先是四家是一个整体,对外的商号为“宋金河商贸城”,各种盈亏是统一在一起的,分别由四家族中各自抽出一位帐房组成财务部门,主要是核算各种的田地、俸禄、赋税、日常所需的消耗、各种营收等,可谓繁杂。

好在郓城之地,历史悠久,自古以尚武、豪爽侠义而出名,历为武林志士云集之地,但也是享有“书山戏海,筝琴之乡”之称,读书人还是很多的,就说在城内墙角边上摆摊的吴半仙,虽然只是一名童生,每年屡试不中,正因为能掐会算,才做了这门生意,听说城外“宋金河商贸城”招聘账房,而且工钱“很高”就心动起来了,想想自己每日在街边,日晒雨淋的好不辛苦,收入不稳,何不去碰碰运气。

还有张家张子安本也是读书之人,也是屡试不中才行商,做些贩运小买卖,听说城外要建一个“商贸城”自己的这些贩运商品将来商贸城内都有,这就要断了自己的生路,可是又听说商贸城在招聘文员,月俸银还很高,相比自己一年到头在外经商,虽然收入差了点,可是免了劳心劳肺,还要上下打点,风险也大,就抱着去试一试的想法前去应聘。

“宋金河商贸城”的成立,可谓是郓城从来没有过的大手笔,可是让人不解的是,首先在郓城城东黑松坡西边围地建起了一座山庄,房屋三排,每一排十五间,砖瓦结构,人字梁橼,玻璃大窗,前面空出一大块空地,整个山庄四周,全是砖砌的高大围墙,正门内巨大影壁上写道:“宋金河书院”。这手笔正是出自本地知县关兴茂之手,这个关知县已知年过半百,在官场的上的升迁无望,目前最喜能流芳百世,常常在后衙招一些文人雅士舞文弄墨,吟诗作画,顾麟当然不错过这样的机会,这样的要求正合知县关兴茂的心思,为书院题字,已有荣焉,加上门口的围墙上的一副对联,让关知县激动的满脸红光,扼腕长叹,扼腕抵掌,老泪纵横起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喊三声道:“好词,好联,好词语也!”

随即便喃喃自语:“先王之教,莫荣於孝,莫显於忠。吾辈当为此,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

看得一旁的顾麟直翻白眼,不由地想起当初章子俊给自己这张字条上的文句时,那种怪模怪样的表情。

原本这句对联要到万历年后顾宪成所作,此时被章子俊拿出来,也算提前了将近百年。

表面是一则对联,通常用以教育人既要致力于读书,又要关心政治。二者要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其实质要关心一切世事,要有政治抱负,准备干一番事业。也表明了入学此院将不再追求科举,而是已格物科学为主,推动社会发展。

从六年前在平安镇上的办学开始,章子俊就把科学作为重要课目了,这一次前来的人员中,就有刚毕业的学生,升任为“宋金河书院”的教员。以数学、物理、化学、地理为主要学科,而文学、历史为辅。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