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小厨师 >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华文化不弱于人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华文化不弱于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殊不知这一轮番争论,儒学的战争思想在无形中融入了很多的新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评论战争,是以国民的利益至上,而不是道德至上了。

其实在当今的儒学中,已经不是孔子当初提出的那种战争思想,那些士大夫几乎都是一味的反战,你打别人,反战,别人打你,同样也是反战,别人打你,你得赔偿求和,如果你打赢了,你也必须立刻退兵,还得给别人补偿。

这就是儒学演化至今的一种被扭曲的中庸之道。

但是现在不同了,儒生在激烈争论中,开始否定了这一思想,回到孔子当初提出的战争思想,而且还接受了国民利益为首的战争思想,战争必须要有利于国民的。

这就是人性,其实人性很简单,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只有以暴制暴,消灭暴政。

还有的一,阻止任何地方的暴政。也就是说,任何地方发生战争,我们都应该介入,锄强扶弱,帮助弱小,惩戒强寇。

这就好比小偷入室偷东西,律法肯定会给予惩戒,我们就应该惩戒这些人。

学问是无国界的,那么兼爱同样也是无国界的,身为一个正义之士,我们必须要拔刀相助,阻止这种恶劣的现象蔓延,这一句就将大宋提拔到了一个世界警察的地位。

是否发动战争就有了一个基准和一个理由,基准,是否到损害国家利益;理由,我们是否在反对不义之战,锄强扶弱。

原本儒生是反对任何战争的,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但是墨学同样也是有类似的主张,如果你要反对墨学的这种思想,必须得否定这种思想主张,那么你首先就得接受一种相反的思想主张,如今反驳了墨学的这一思想,儒生们就爽了,这就够了,李奇就是巧妙的抓住人性的弱,制造舆论,在暗中操纵,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这一种战争思想,很符合赵楷的中心政策,朝廷立刻借坡下驴,下告示,支持儒学,反对暴政,反对一切的屈辱求和,君臣都应誓死捍卫国家的领土,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此论一出,儒报就接上了孔子在《春秋里面提到的“一字褒贬”来区分战争的性质,强调战争的正义性和严谨性,反对穷兵黩武的不义之战,对于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战争还是要给予理解和支持的,一味的兼爱太过于理想了,根本行不通。

还有孔子提到战争的政治基础,“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其意思就是,想要实现政治清平,必须要有武装准备,想要战争胜利,必须要有政治基础。

基于这一,就能够加强军事化教育,以求达到文武并进,因为军事和政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就在无形中就大大的提高了武将的地位,增加了军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这第一战,宣告儒学胜利,儒学的战争思想比墨学要更加实际一些,兼爱、非攻过于理想化。

儒生是欢天喜地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