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残明 > 第一一四章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第一一四章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汪军门既有此志,学生请问一句,大明为何而亡?”

“愿闻亭林先生高见。”汪克凡当然知道,顾炎武这句话必有下文。

“大明亡国,一是亡于学术,二是亡于道德沦丧。自宋至明,理学不求经世济用,反而空谈心性,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近世喜言心学者,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

顾炎武先大批了一通心学,然后又说道:“当今世风日下,士大夫之无耻,千古未见,投降异族,反颜仕仇,摇尾乞怜,种种丑态不一而足,若要挽狂澜于既倒,当端正治学之法,重建道德文章!”

这是典型的书生之见了。

汪克凡停顿片刻,又说出了后面的一句:“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所谓志同道合,就是有相同的志向,才能走上共同的道理,顾炎武的这句话,正是汪克凡的追求。

穿越以来,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就是为了改变那段最黑暗的历史。如果没有这样的追求,完全可以买舟出海,或者想个别的什么法子自保,以穿越者的能力,只想混个锦衣玉食,实在太简单了。

起兵抗清,汪克凡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从一开始,就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但也不能算错,从某种意义上,这种思想文化上的迷失,才是大明亡国的根源。

汪克凡却还是摇了摇头:“亭林先生说的不错,但是远水不解近渴。”

只求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看着他,目不转睛,久久没有说话,仿佛想看到他的心里去。

汪克凡迎着他的目光,表情坦然。

话说到这个份上,什么都明白了,没有中兴大明,没有忠君报国,只有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终于,还是顾炎武打破了沉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