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黄巾张狂 > 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

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个官职的含义,就是要尽量的从葬在北邙山一带的历代皇陵、高官富商墓葬里,掏出那些贵重的陪葬品。

这种挖死人坟的行为,董卓手下当真没有谁愿意去做。哪怕是贪财的胡轸,胆大的樊稠,都对此事避之不及。要知道,那可是一个不好,就得面对天下人指责的倒霉差事啊!

要不然,这件油水丰厚的活计,也轮不到吕布这个新投靠过来的“外人”。

好在吕布出生于北地边郡,长期与匈奴人交往,思想上胡化了不少,对中原的一些礼仪习惯并不是很在意。既然这件事情落到了他头上,吕布也就看在从中分肥的收获上,捏着鼻子认下来。

想想看,大汉二十余皇帝,位于东都雒阳的陵墓不下十座。就算一座陵墓只能捞到一万万钱,累积起来也是十多亿钱的庞大数字啊!

由于这个原因而死去的无辜百姓,不下五千。而被董卓军匆忙的驱赶上路的数十万雒阳居民,因为准备匆忙,组织混乱,一路上死者以万来计数。至于在路途中寻机离开凉州军的押送队伍,南下或者北上逃跑的人,也有不下数万。

董卓对这些半路逃跑的百姓,倒是网开一面,甚至是有些巴不得。因为这样一来,他也算是减轻了在长安一带安置百姓的负担。而逃跑者留下的辎重财产,也就成为了凉州军的额外收获。

在凉州军的屠刀威慑下,这次规模达到数十万的百姓迁移活动,从二月开始,到四月就结束了,仅仅持续了两个月左右。如此高效率的行动,只怕就连后世声名赫赫,威震全球,被国家庄严承诺绝不在战争中首先使用的“城管大队”,都要自叹不如啊!

于是,最终能够顺利到达长安一带的雒阳居民,数目大约只有踏上迁徙路程的一半左右。如此巨大的损失率,让董卓真正被天下百姓所痛恨唾弃。以至于一首内容为“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儿谣,居然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司隶校尉部。

那么,“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是如何解释的呢?

再加上历时百年中,埋葬在雒阳的诸多王公大臣,其陪葬品之多,价值之高,总数恐怕要上百亿!

虽然这些财富大部分要上交到国库当中,以补贴军用。可是吕布作为直接经手人,若是不从中捞些好处,岂不是白白背上一个“摸金校尉”的恶名了?(未完待续。。)

ps:ps:今天有些事情,更新晚了。

“千里草”实为“董”,“十日卜”为“卓”。而无论是“千里草”还是“十日卜”都是自下而上解字,而不同于通常的自上而下解的,暗示董卓将自下摩上,以臣凌君。“青青”指爆发,暗指董卓暴盛当权,却又迅速败亡,落个“不得生”的结局。

不过,儿谣毕竟只是儿谣,不能真的杀人。哪怕被迫迁移的雒阳居民,对董卓的痛恨再多,也不能让董卓掉一根头发。反而董卓通过强行移民的手段,收刮雒阳居民的财富,其收获之大,连他自己都大为吃惊。由此可见,雒阳居民的底蕴之厚实,百年帝都的财富之庞大。

当然,要说起真正的额外收获,还要算殿后的吕布军。吕布之所以在这次迁都行动中,被董卓留在最后面,一方面是董卓担心关东诸侯趁机打过来,可以让吕布军参战,削弱一部分并州军的实力。另一方面,董卓还要让吕布去做一件很没有品味的事情,那就是:

——盗墓。

当然,董卓可是当今相国,要做的事情,可不能没有一个好听的名头。所以,刚刚被董卓提拔为中郎将的吕布,头上又多了一顶临时的官帽子,叫做“摸金校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