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们的世界大战 > 434有人走有人留

434有人走有人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放弃?还是用举国之力继续坚持?”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不仅仅在拷问着三井孝宫的心,也在拷问着很多人的心。

远在日本的玉武天皇、首相上杉安达、陆军大臣佐藤文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却没有一个人敢轻易的下结论。

“将军阁下……”门口,一个穿着西装的人敲响了办公室的门,把三井孝宫从沉思中拉回到了现实。

三井孝宫抬起头来,看向了来人,然后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来:“原来是山口君……坐坐”

“我就不坐了,三井君……上杉首相下了命令,让我回国内述职……我这一次,是来向三井君告别的。”山口次郎一边艰难的开口,一边弯腰说道。

可惜的是,大明帝国只用了一天就打垮了祥原内的日本守军,并且夺取了这个城市的大部分。

现在,平壤已经算是三面被围,并且大部分道路都已经被切断掉了。它的西面不远就是朝鲜湾,北面郊区已经成为大明帝国的控制区了,现在东面也已经丢掉了。

原本希望依托外围的卫星城市,层层抵抗拖延时间的三井孝宫悲催的发现,他的计划差不多算是落空了。

外围的城市在几天之内大量易手,一方面说明日军在野战状态下确实无法和大明帝国的机械化部队抗衡,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出了日军致命的问题。

这个问题三井孝宫已经意识到了,可是却没有料到凸显的这么快:随着精锐部队的持续损失,日本守军的抵抗意志正在降低,并且逐渐趋于崩溃。

实际上,出于保护人才的目的,并且身边确实没有什么人可用的日本首相上杉安达,召回山口次郎的行为并不让人意外。

大明帝国在安州还有元山两场战斗,差不多已经摧毁了日本守军手里剩下的主力部队。

剩下的部队显然不如之前的精锐那样好用,三井孝宫现在守着的,就是日本在朝鲜北部,最后一点点的骨血了。

他之所以不走,就是因为如果他走了,这些部队就没有了主心骨,也就被削弱了抵抗的决心。

“你……下去吧”放开了自己的手下,三井孝宫苦笑了一声,向对方挥了挥手,示意对方赶紧滚蛋。

那军官赶紧退了出去,三井孝宫找了一个椅子坐了下去,然后双手蒙着脸,不知在想着什么。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