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顺明 > 第四百三十一章 六百里加急 倭铜

第四百三十一章 六百里加急 倭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仔细详查之后才知道。南北直隶尽管年景很好,又算是太平,可土地兼并极为的严重,绝大部分的平民百姓都是在做佃农,或者是把土地质押给地主代为管理,对于这些人来说,给地主做牛做马,未必有温饱。和给胶州营的屯田田庄做牛做马。有可能有温饱,相比起来好像是没什么分别。

好像是给屯田田庄做屯田户更加的合算一些。至于那些有身份有田产的中小地主,也就所谓的士绅们,他们的人数太少了,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屯田田庄地设立,却并不是什么能迅速起来的事情,在这之前,胶州营并不会再往北进。

相对于河间府和南直隶江北地来说,永平府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尽管永平府是毗邻山海关,紧邻辽镇的前线,可这六年来,鞑虏都是在长城的其他关口突入,反倒是闪过了永平府这块地方。

而且永平府这边在明成祖时候起,就是大明第一等重要的军镇蓟镇所在,尽管松山大战抽调了兵马过去,可还是有些根基在,蓟辽总督王永吉,尽管也是文臣出身,没有什么带兵作战的能力,可好歹不会多管自己不懂的事情,山海关总兵高第好歹能按照自己地步骤来经营蓟镇。

而北直隶这边不同,大地主和大庄园主,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的产业,现在这些人听闻齐国公李孟的兵马过来,谁还敢在河间府继续的停留,别人或许能和山东李孟妥协投靠,但是这些皇亲国戚的利益那都是和大明朝廷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一损俱损的,和齐国公李孟那真是势不两立的死敌。

山东兵马过来,这些人当然是要走,金银财宝或者是能带到京师里面,可那些田产庄园自然是留下了。

更不用说阿巴泰率领的鞑子兵马在河间府造成的破坏,大批的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所以这河间府对于山东兵马来说,可以说是大片大片的荒地和“无主”的田地。

兵灾一过,很多平民百姓,中小地主返回家乡,却突然发现他们耕种了多年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荒地”和“无主田地”。

既然是荒地,那山东地屯田田庄自然就要过来规划,按照府州县地域区分来分出大大小小的屯田田庄,对那些贫民百姓来说,想要活下去,就要成为山东屯田田庄的屯田户,失去人身自由,成为半农奴。

结果永平府被大明这些人经营地还算是颇为稳固,尽管那兵马也是不值一提的部队,但这屯田田庄要是开进去,却不那么容易。

胶州营地将军幕府和各军衙门,都有个共识,就是如果没有屯田田庄,那去外地作战的话后勤就会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外出作战,士兵的训练、装备和军官的指挥固然很重要,但后勤和补给也是十分重要。

在南直隶的时候,参将陈六率领的淮杨军因为粮秣补给只能是通过淮水的水运系统运送,而且还是经由那些大的豪商们提供给养,所以这个战斗也一直是打的缩手缩脚,不敢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进入永平府作战,和淮杨军在凤阳,李孟、在河间又有不同,后面两个在凤阳的有漕运和淮水可以进行便捷的水路运输,在河间府那边距离山东很近,而且也有漕运的方便,而在永平府,则是没有什么能够依仗的水路运输。

这是个残酷的政策。原本的自由民被剥夺了自由,成为半佃户半农奴,这时候河间府不过是三千左右的兵马,由王韬率领,而在山东的后续部队还在改编整训,万一出了乱子,那可就是大麻烦。

王韬率领的兵马严阵以待,济南府地老营马军也是做好准备。只要是有屯田户作乱,那立刻是出兵镇压。

山东的屯田田庄政策,从来都不是什么慈善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为了在大明的统治系统内另外搭建一个格局,更有效率的把胶州营统治区域的人口和土地利用起来。一切一切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胶州营作战的时候军粮不缺,动员地时候,兵源不缺,至于救活了大批的流民难民。这不过是副产品。

所以这个屯田田庄在山东是德政,在南北直隶就未必是德政,大部分小土地持有者的田地被掠夺,原本的平民百姓,甚至是稍有资产的中小地主,都被变成了没有人身自由地半农奴。

得利者只有山东的军官集团和豪商们,但出乎山东意料的是,这样的政策居然没有引起太大地反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