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军阀 > 第十七章 制衡与反制

第十七章 制衡与反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曹化淳道:“奴婢观杨波此人狂桲无礼,粗鄙不堪,但皇爷爷却要用,为何?盖因只有此等武夫才能与蛮夷对抗,靠那些好出大言的酸腐是不行的,但要用,亦要严防,一旦任其坐大,则非朝廷之福了……”

看到崇祯帝再次点头,曹化淳心里大定,知道这番话对了崇祯的胃口,自己在崇祯帝心中的分量又增加了不少。

崇祯帝站起身道:“不错,曹大伴所言深得朕心,只是其中的度,却不好平衡,好比这次铁山大捷,朕是赏,还是不赏?不赏恐寒了将士之心,赏,杨波才年方几何?若是多来几次大捷,朕拿什么来赏他,要封王吗?”

崇祯帝对着家奴,毫不顾忌的说出了心里的焦虑,这些话底下的大臣们是绝对听不到的。

曹化淳拿捏火候,道:“奴婢倒是有几个想法,还望皇爷爷斟酌,第一,要让游击营不断进攻驰援,与鞑奴死战,同时封赏以虚位代之,切不可授以实权,杨波可封兵部侍郎,可封兵部尚书,却不可提登莱总兵。第二,时刻敲打不能懈怠,只要寻着杨波的错处,无论大小都要下旨严厉斥责,以削弱此人在军中的威望,第三,在辽南周围布置重兵,游击营若是稍有异动,则四面围剿便可展开。第四,大肆封赏杨波治下悍将,让其家奴与杨波平起平坐,以达到群龙无首之目的,曰后杨波想要节制诸将,就不得不向朝廷低头。第五,改变登莱巡抚内轻外重的局面,要把旅顺的粮饷牢牢控制住,所以奴婢恳请皇爷爷,这次稽核兵员之后,定要补齐游击营历年所欠军饷,让底层士卒具感朝廷之恩德!”

司礼监太监王承恩虽然小心谨慎,但这人忠心有余,机变不足,崇祯帝每次有什么难决之事,首先想到的还是曹化淳,曹化淳入宫之前就已经收到了风声,大概知道崇祯帝的烦恼是什么,自从崇祯帝当着阁臣之面流露出对旅顺杨波的反感后,他已经很明白自己的立场在哪里,他甚至希望杨波暴病身亡最好,以免把自己也牵扯进去。

崇祯帝姓格偏执,是那种恨之欲其死的人,尽管有些人现在还活蹦乱跳的,但那不过是崇祯帝暂时妥协而已,想到这里,曹化淳更是心里有底,甚至连温体仁几次主动示好他都视而不见。

来到文华殿,曹化淳小心的大礼参拜,一丝不苟,显然崇祯帝注意到了他的恭敬,很温和的摆摆手道:“曹大伴,无需多礼,坐吧。”

曹化淳再次称谢后,在凳子上搭了屁股坐定,等候崇祯帝的问话。

崇祯帝沉吟了片刻,这才开口道:“登莱巡抚严坤之与监军宗元方上报铁山大捷,又保举杨波为登莱总兵,朕有些迟疑不决,是以招曹大伴来商议”

看到崇祯帝恍然大悟的样子,曹化淳道:“皇爷爷,奴婢大胆说一句,朝廷亏欠游击营甚多,目前游击营所需军饷,本色,器械等说是从辽饷中拨付,其实奴婢知道,其军饷大多出于自筹,若是放任不管的话,游击营自然会与朝廷离心离德,陛下核查兵员后先让登莱巡抚实际列支,后报户部核销,至于核销准与不准,其中奥妙存于一心,皇爷爷,既然此次游击营上报铁山大捷,朝廷何不顺水推舟,准予游击营军饷全额实销,不去纠察,若游击营将士能深体皇恩浩荡,或喜极而泣,岂不美哉?”

“好,好!”崇祯大喜,曹化淳显然有备而来,条条建议都是老成谋国,崇祯帝在大殿内踱了几步,又有些迟疑道:“只是在辽南布置重兵,却从何谈起?”

听到崇祯帝信任有加,曹化淳赶紧伏到连连感恩,等崇祯帝挥手后才再次坐下来,整理了一番思绪道:“皇爷爷,杨波以游击将军领兵,位卑权重,在粮饷无着的情况下依然治军有方,屡战屡胜,克复金州,平定皮岛,奴婢以为,这人是有大功的……”

看到崇祯帝点头,曹化淳继续说道:“但此人家丁众多,更兼将士同心,若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恐非国家之福。”

听到曹化淳这样直白的话,崇祯帝默然变色者久之,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事,就算杨波忠心,但有祖大寿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难保其他人会不动心而群起效仿,目前他对祖大寿是没什么好办法,难道派缇骑去辽镇把祖大寿抓回来吗?崇祯帝想起王承恩的傻话,心里忍不住叹息一下,不管怎么说,朝廷不能再出一个祖大寿了!

曹化淳又道:“皇爷爷,奴婢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崇祯帝点头鼓励道:“曹大伴有话但说不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