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云南唐 > 第五十四章 大唐科学院构想(一)

第五十四章 大唐科学院构想(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作战司呢?”李璟开口问道,虽然他刚才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潮红的脸已经说明了他内心的激动。

“兵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兵器再好,利用不好也是白搭。”林枫直言不讳地说道,历史上,宋代的科技发达,武器先进,不照样被四周的蛮子揍得满地找牙?

“所以,微臣考虑成立作战司,其主要研究方向暂时定为两个:一是研究自古以来的战场实例,寻找最适合现时的作战方式、作战阵形等作战理论;二是研究所有兵器,特别是最新兵器的最佳使用方式和最佳使用效果。以上所有的研究成果必须经得起实战检验。”林枫加重了语气,说道。

“两军作战,军情为要。如果想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微臣认为就离不开军情司了。军情司微臣建议目前也暂定两个方向:一是进行国与国之间的形势分析,为我国对外交往提供合理、正确、科学的决策建议。昔日班定远一怒定西域的例子就说明了,外交的力量和效果其实不弱于军事;二是侦察对方军情,招募大量适合作间之人和善于侦察之人,提前将敌方情况摸清,到作战之时,我们就如明眼人打瞎眼者,占尽优势!”

侦察敌情是自古以来的常规做法,但林枫提出建设常设机构却是从未有过的,一下子让两个上位者陷入了沉思。

林枫所说的正是火药。早在汉朝以前,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石、硫黄作为金石药物已为人们所知,不过,火药却是一直是“明珠暗投”,被炼丹术士发现,也一直只是被用来炼丹。

在秦汉之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曾记载曰:“消石,味苦,寒,主五脏积热……炼之如膏。”“石流黄,味酸,温,……能化金银铜铁,奇物。”消石即硝石,石流黄即硫黄;在中唐以后成书的《真元妙道要略》则记载:“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这个时候才发现这两种物品混在一起可以起燃。

火药的早期军事应用正是在10世纪。在北宋初官修的《武经总要》中曾记载有蒺藜火和毒药烟等火药配方,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冠以火药名称,并直接应用于实战的。当然,这个时候的火药,因为硝含量低,还含有大量其他成分,通常只能速燃,用以纵火、发烟或散毒,还是一种低级火药,只是近代火药的雏形罢了。此后的四个世纪,由于战争频繁,火药性能得以不断提高,火药技术得以不断改进,火药兵器才得以发展。

对林枫来说,火药这个大杀器从认识硝、硫性质,再到发现起火现象,最后到成熟应用于军事,经历了一个太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他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是准备要缩短这个漫长过程的!

李景遂站起身来,摩拳擦掌地问道:“这真的可行吗?”由于北方王朝和更北方蛮族的刻意阻挠和设绊,马匹是一直是南唐较缺的战略物资,因此南唐的骑兵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是军队建设中的一个大弱项。李景遂作为天下兵马元帅,自然希望能有克敌制胜的绝招。

当然可行!骑兵丧失其战场至关重要作用,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因为热兵器的发明和普及啊!林枫微笑着说道:“没有问题,相信微臣很快就可以鼓捣出!”

李景遂大喜过望,立刻催促林枫道:“至善请继续讲!”

“至于望远镜,微臣了解道,用最纯净的水晶磨成特定形状,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将远处的东西拉到眼前来,我们就可以随时提前发现敌人!”林枫微笑着说道。望远镜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凸透镜片加一个凹透镜片,但对于这个水晶尚且是珍稀品的时代来说,代价就有些昂贵了。

李景遂不由在御书房内急转了两圈,发觉自己有点失态后,又马上转了回来,站到了林枫面前,催他快讲下去。

“弓弩自不用微臣多讲,我们的目的是如何让其射弩箭更快,可装弩箭更多,杀伤面积更大,而上弦则更省力。至于枪炮,这要等待到我们的炸药、炼钢技术大进步之后,枪可以由一个人手持,将浓缩后的炸药发射出去,杀来敌于远方;炮就要由几个人来操作,将炸弹发射至远方,在敌群中爆炸,杀伤力更大。”林枫微笑着继续忽悠,枪炮只是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依现在的科技,高强度钢铁、压铸技术、子弹制作、点火装置,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