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怒海覆清1852 > 第五七六章 远东开发的序幕

第五七六章 远东开发的序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种心理其实容易理解。

远东的发展规划,董良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长远的规划。

第一步是赶走沙俄人,然后从海参崴向北沿着海岸线和黑龙江的下游沿岸建立据点。

第二步,将这些据点变成武装移民农场,也就是建设大队,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

之所以要这样安排,那是因为这里并不太平。

华族暂时还不会向黑龙江的中上游发展,那样的话就要与满清的黑龙江将军府接触。

另外又命令欧宗安在海参崴当地建立华族的据点,以安置这些流民青壮。

每个据点保持几千人的规模。

利用冬季来临前的短暂时间,搭建火炕、窝棚、平整土地。

等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种植合适的粮食作物。

为此,董良还让工部农业司的人挑选合适的耐寒作物。

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属于三姓辖区,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年巡查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当年努尔哈赤征服东海萨哈连部时,迁移赫哲族三姓于此。他们分别是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姓)、卢业勒(卢姓)。

官军三年才来一次,现在他们估计已经很久没来了吧。

沙俄人的入侵,咸丰可以容忍,但是华族要是将势力渗透到这里,满清绝对不会答应。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大豆、玉米这两种生长周期短的作物被选为过渡的杂粮作物。

另外,董良又从那霸下单从丹麦人那里进口了一些黑麦和燕麦种子。

这个时候,北欧那一块,只有丹麦与东方有贸易往来。

普丹战争还没有打,此时的丹麦是波罗的海的海上小霸王,在印度也有自己的殖民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