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仕途荣耀 > 第251章 开发区

第251章 开发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武汉第二

印染厂原本是一家国营老厂,当时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在当地政府的牵线下,这家老工厂跟香港的一家公司合资。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使用的设备还是原来的那套设备,但是却裁掉了三分之二的员工,行政管理人员由35人裁减到3人,另外,香港方面还带来了70%的外销业务,工厂很快就扭亏为盈

因此,外资便开始享受到了“超国民的待遇”,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和和资金企业,都大力度的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比如在税收政策上,便普遍采用了“三免两减半”的政策,也就是企业创办的前三年,所得税全免,之后两年所得税减半,以后才会正常收税。甚至在很多地方,对税收的减半政策都是从企业开始获利的那一年才开始执行的。

另外,在所得税征收比例上,合资企业的税率一般为15%~33%,而国内企业的税率则为55%。

当然了,这种税收政策上的“身份差异”,是为了刺激国际资本对我国市场的兴趣,但值得玩味的是,国内民营企业很快就找到了这个政策的漏洞,他们将内资企业注册成中外合资的企业,以“合理避税”,导致在随后的多年内,国内出现了众多的假冒外资,或者是合资企业。

……

陈明宇开车带着唐新月在街上转了一圈,实在没有什么地方好去,他便提议道:“新月,咱们去开发区转转吧。”

唐新月道:“开发区?那儿有什么好转的?”

陈明宇笑道:“开发区可是咱们县未来发展的引擎,开发区发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咱们整个县的发展水平,咱们作为华阳人,去看看那儿是什么情况,总是应该的吧。”

唐新月调侃道:“你这还没去县政府呢,就开始操心起咱们县的大事了啊?”

不但是一些内资企业利用了这种政策上的漏洞,还有很多真正的外资或者合资企业也同样利用了这种漏洞,这些企业通过价格转移利润或者虚列开支等方式,使得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表现为亏损,以达到免税或者是少缴税的目的。

第二个办法:建立开发区。

为了吸引资金,各地纷纷建立开发区。据调查,在1991年的时候,全国有开发区117个,到了1992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951个,而到了1993年的时候,这个数字猛增到了8000多个

许多开发区为了吸引外资金,指定的优惠政策十分优厚,甚至到了不惜下血本的地步这些土地大多数都是采用协议出让的方式进行的,价格极低,而且到处充斥着灰色交易

一些企业又从中看到了漏洞,他们通过有诱惑力的项目和谈判、公关等方式,以极低的价格从开发区拿下土地,但是他们在拿下土地之后,并不用来建造,而是稍作平整之后,在手里囤上一段时间,便以双倍,甚至是几倍的价格卖出,获得巨额利润

陈明宇嘿嘿一笑,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去县政府了呢而且,我混上几年,可能还能弄个县长当当呢”

唐新月笑道:“好,陈县长,听你的,那咱们现在就去开发区看看”

自从1992年,中央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目标之后,各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便主要采用了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大力吸引外资

在这个年代,就政策设计而言,吸引外资被认为是振兴地方经济的捷径。尤其是在武汉第二印染厂的成功经验被广泛报道之后,外资更被认为是转换企业机制的最佳外来动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