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霸主 > 556铀计划

556铀计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又比如说海森堡的计算公式错误,导致了德国对核武器的重量估算错误等等。

这一系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故事,最终导致了德国核武器的研制最终荒废,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盟军对德国核武器研制基础设施的针对性破坏,英军针对挪威重水工厂的特种袭击,同样堪称特种作战的经典。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原子弹研究最终失败了。可是李乐现在的局面要比希特勒面对的局面好的多。

他干掉了英国这个破坏大王,挪威的重水工厂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

帝国霸主

德国研制核武器实际上是有先天优势的,同样也是德国科学家,在1938年最先提出了核裂变理论。

有先进的理论基础,德国人却没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这件事情首先就和德国排斥其他种族,迫害许多非日耳曼科学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因为德国的迫害不得不离开的。

同时,他刻意检查了各种实验材料,避免了出现实验材料被人破坏的问题。

最后,李乐还根据后世的先知先觉,给德国科学家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一个爱因斯坦,超过两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技术专家,因为德国的激烈种族政策离开了这个国家。

如果说这些人的离开,对德国的高级技术没有一点影响,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极端激进的种族主义迫使大量的科学家外逃之外,本土科学家走错了道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以海森堡为首的德国物理学家们,固执的认为核武器并不容易研制出来,困难和投入无法成正比。

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插曲,比如说提炼武器级别铀原料使用的石墨被反战人士破坏,掺入了杂质导致提炼失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