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万界之大佬都是我儿子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夏侯惇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夏侯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人正是曹操手下猛将,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

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

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得以配享太祖庙庭。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夏侯惇

长江水阔,有雾气飘袅江面,王小强眼见如此雄壮景色,不由想起一首诗来,颂吟而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乃是明代杨慎所做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因《三国演义》广为流传。

不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句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原著正文第一句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清初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时,将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做的《临江仙》作为楔子,放在了卷首,这词才成了千古绝唱。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三国时期,曹操麾下有许多姓夏侯的大将,比如说夏侯惇、夏侯渊等等。曹操之所以如此倚重姓夏侯的将领,是因为曹操本就姓“夏侯”。

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父。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夏侯嵩做了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是以曹操就成了曹操。

此时,王小强傲立船头,郎朗而颂,衣袂飘飘,豪情万丈,让二女一阵目眩神迷。

“好词!”杨修拍案而起,“我果然没看错人,先生有盖世大才!”旋即一叹,“只可惜……可惜啊!”

语气之中,意味深长。

王小强微微一笑,“拾人牙慧罢了。”抬脚走进船舱。

一路无话,一行人很快到达魏营,早有一员大将在岸上等候,此将一头银白头发,左眼很被一块黑布遮挡,只露出一只独眼,身披铠甲,腰间挂着一柄月牙般的大刀,刀柄末端穿着婴儿三指宽的铁链,铁链另外一头绞在他宽大的手掌之中。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