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麟趾 > 第110章

第110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贺僖看完,脸上露出惊讶神色,随即又皱起眉头,最后是叹息一声,反应与贺湛如出一辙,谭今有些惴惴不安,接过信时,还稍稍犹豫了一下。

当年在竹山县时,还是县令的谭今就经常跟贺融打交道,自然对贺融的笔迹有印象,这封信毫无疑问是安王亲笔所书。

一个人的字迹,可能会有稚嫩与成熟之分,但根骨一旦形成,字形就不会轻易再变动,谭今回想从前,再看眼前信件,脑海中难免浮现出安王低头写信的情景。

字如其人,根骨分明,看似飘逸闲雅,若仔细端详,不难发现飘逸之中又带些许豪气,似要跃出纸面,冲入人心。

信上前半段,无非是日常问候,询问岭南最近的情况,询问南夷百姓的安置进展,问候贺湛与谭今他们的身体云云,一目十行,谭今很快就跳过去了。

秋高气爽, 雁飞长野。

“三哥来信了。”

刺史府内,原本应该居于上座的谭今,却坐在右下,他旁边照例是周翊, 但对面, 却坐了两个光着脑袋的不速之客。

贺僖骨子里似有股“我心安处是故乡”的天性,来到岭南三个月,他已经逐渐习惯这里的生活,甚至还如鱼得水地跟南夷人打成一片。

原本按照贺湛的规划, 贺僖将会在开坛讲经上先与来自其它寺院的僧人交锋, 待他闯出名堂, 贺湛再让他去向百姓传道讲经,劝人向善。

而后半段,谭今知道,那才是贺湛让他们浏览来信的主要原因。

信上先说京城局势,丞相周瑛去世,陛下设立左右丞相,以李宽为右相,张嵩为左相,双方各司其职,共分相权。

但贺僖偏偏别出心裁,另辟蹊径, 他打听到当地百姓里, 识字的人很少,就算与他们讲佛家典故, 他们也未必听得明白, 更容易枯燥,就跟小和尚明尘商量了一下, 师兄弟将佛门典故都画成一张张图画,贺僖负责编排,明尘负责画出来。

小和尚跟老和尚学过画技,画上人物栩栩如生, 贺僖又将典故稍作改编,更能让百姓一目了然,发生兴趣。

他们选择了一个热闹的灯会,将这些图画糊在灯笼上,做成可以八面转动的走马灯,也就是转鹭灯,挂在广州城内的寺庙里,果然受到了一致欢迎。

贺湛见反响不错,就又将那些图案让人刻作雕版印刷出来,集结成册,发给各个寨子,那里头不仅有佛门故事,也有民间神话传说,崇尚尊老爱幼的典故等等,据说南夷人许多不识汉字,却不妨碍他们读懂连贯图案里的故事,而且津津有味,手不释卷,使得后来贺僖他们到南夷各寨讲经时异常顺利,只要拿出那些图画册子,就没有人不知道。

且说眼下,贺湛将已经拆开了的信递给侍女,让她拿给其他人传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