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秀君临天下 > 162 围剿:英雄本色 4

162 围剿:英雄本色 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两袖清风,不仅自己不贪不占,还经常拿自己的俸禄和所得到的赏赐分发给亲朋故旧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他常说:“我是在同志们和将士们的帮助下,才得到今天的名位,哪能独享其成呢?”

事后,部下们纷纷向寇恂表示祝贺,但同时也有点儿莫名其妙:

“大敌当前,您敢于杀了高峻的使者,还能够让他乖乖就范,到底是为什么?”

寇恂说:

“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也是他的首席智囊、拿大主意的人。这次皇甫文来,言辞傲慢,毫不屈从,根本没有投降之心。如果让皇甫文或者回去,对高峻就是一种纵容,杀了他就会让高闻讯丧胆,失去主张。这样,高峻必然投降。”

大家听了都很服气:

寇恂也是一代人瑞,自然看不惯皇甫文的拙劣表演,就大怒失色,吩咐左右拿下,砍下皇甫的脑袋给大家看。

就在这时,身边的将领连忙劝阻寇恂:

“高峻兵强马壮,给养充足,占据咽喉要道,我们连年进攻都拿不下来。现在我们正准备招降他,却还要杀他的使者,万万使不得!”

当然,大家还没有说出来的是,两军交兵,不斩来使。

寇恂虽是学者型干部,在关键时候还是能够拿定主意、下得狠手的。他当年对付更始使者的那一幕大家可能还记得。

“将军神算,确实无人能及。”

这就是寇恂,精通战争理论,能够透彻地分析和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谋事周密,作风果敢,是一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有作为的干部。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经天纬地之才,还常怀忧国爱民之心,人格、品行为世人广泛称赞,也在青史留名。

他治民有方,对待老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儿女,所任职的地方往往是民风淳朴、路不拾遗,而他一旦调离,也往往是老百姓依依不舍、万人垂泪。

他屈己为国,时时处处把工作放在首位,想问题、办事情总是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他有长者之风和丞相的才能。

眼下,面对部下的力劝,他毫不为之所动,立即砍了皇甫文,并且让他的副手带话回去,明确告诉高峻:

“你的军师无礼,已被我砍了。你要打算投降,就立即投降;否则,你就这么守着吧!”

(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有意思的是,高峻同志得到报告,并没有大动肝火,也没有冷静地安排对策,而是极为惶恐,当天就乖乖地向寇恂求饶了:开门献城,请求投降。

(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