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秀君临天下 > 181 其四、高度重视人才 一

181 其四、高度重视人才 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他冷静而清醒地看到,打天下靠拳头,自己身边的这些徒弟、粉丝们立下了汗马功劳,该让他们安享晚年了;而治天下靠头脑,自己身边的这些徒弟、粉丝们并不见长,该让文化人脱颖而出,大显身手了!

所以,在统一大业基本完成之后,刘秀确定了“柔道治国”的战略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以“文吏”为主体的干部队伍建设上。

所以,这位伟人非常感慨地说,正确的路线确立以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

我们先说一下刘秀的“柔道治国”,再来具体看看他是怎样用人的,可以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那就先说说他几次回故乡的故事吧,因为“柔道治国”的理念贯穿他在位始终,平时光做没说,唯一一次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就是在他回故乡跟乡亲们聚会的时候。

再后来,刘秀让功臣退居二线、安享晚年,老朱也交了军权,在京担任“奉朝请”,只是朝中有大事才请他出来商量商量。

刘秀经常到老朱府上看望他,赏赐给他一下东西,哥儿俩叙叙旧、聊聊天,谈笑谈笑。

有一次,刘秀又来到朱府。这次,他送给老朱一石白蜜。

刘秀笑着问老朱:“这跟当年我们一起在长安买的蜜比起来,哪个好些?”

这样,无论对手握重权的高级干部,还是对退下来的“老同志”,刘秀都很优待、很大方、很宽厚,尤其难得的是,他除了给大家丰裕的物资、充足的面子,还让大家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款款深情。

刘秀一生最喜欢去的有3个地方:一是前汉国都长安,那儿是刘汉皇统的发源地,有前朝11座皇陵,他去那儿当然是为了彰显皇室血统;二是曲阜,那是孔子的故乡,他去那儿顶礼膜拜孔子是为了彰显自己崇尚儒学、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政治理念;三是故乡南阳郡蔡阳侯国舂陵乡。

正如早先所说,刘秀出生在济阳、童年生活在南顿,这儿是他老爸当县长的地方;读书在萧县,这儿是他叔叔当县长的地方;而他从太学结束学业当回乡知青,还是在家乡舂陵,他在这儿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式方法,正式长大成人。

由于太忙,刘秀不可能每年都回家乡,有限的几次,历史记载得很清楚、很明白。

终其在位,刘秀从来没有干过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事儿。

其次,刘秀高度重视人才还体现在他用才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选贤任能、人尽其才。

刘秀以诚对待这些长期追随自己的、纵横疆场的徒弟、粉丝,这大家都看到了。

随着政权稳定和“退功臣、进文吏”措施的实施,他开始大规模地培训和使用学习型、知识型和学者型的干部。

刘秀本人就是太学生出身,起兵后他也是倚马赋诗、出口成篇,投戈论道、口若悬河,性格气质非常儒雅,正如一位伟人所说,他是学历最高的皇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