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微官 > 第二十三章 吾有大义谁可驳

第二十三章 吾有大义谁可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沈重大喝道:“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你所谓读了一肚子圣贤书,当通晓礼教大防,无论你是无意还是未能得手,绑了人家的女眷到娼妓之所羞辱,还敢问心无愧狡辩,敢问是哪位圣人,哪位贤人,哪位亲长教授,若是你李家的女眷得此羞辱,你可会说无事呼!此事不用沈某多说,有诸位大人公正评断,有万千百姓公断,众目睽睽之下,看你这奸邪如何遁形。”

说完,转身对着数万百姓,泪如雨下,一躬到底,起身大喊道:“南京义士有侠骨,万民齐声震玄武。热泪满襟感东海,人间正道传千古。”

沈家班一百余女子也是一齐躬身施礼,随着沈重反复吟唱着,最后在有心人的挑动下,竟是数万人一同高声自豪地吟诵:南京义士有侠骨,万民齐声震玄武。热泪满襟感东海,人间正道传千古的诗句。

魏国公见沈重三诉说完,已是不用再审,便起身说道:“时辰不早,就不耽误了。老夫说过,唯公论定罪,诸位大人可有认为沈重诬告,李济世等人无罪的?”

众官员瞧着东林党人冷笑,东林之人也不敢出头,竟是没有一个官员有异议。魏国公摇摇头,便对着百姓问道:“南京百姓认为国子监诸生员可有罪?”

沈重肃然说道:“天子之诏乃是国家法令、天授神权的最高体现,不得有丝毫轻视干扰,持天子令便为钦差,受天子诏便身份尊贵。你若认为天子诏令不妥,可上疏反对,可赴京请愿,可午门直谏,若是对草民不屑,当在草民召对后再来生事,唯不可侮辱受诏之人。请问李公子因何两种方式皆不选,竟敢侮辱草民。”

李济世喏喏不能答,半晌说道:“吾只是恨你这奸佞,此心忠于万岁,未作多想。”

沈重高声道:“我只诉告你的行,不问你的心,我既然领受了圣旨,便代表天子意志,不得轻辱,你既敢侮辱草民及草民得家人,可曾将天子放在眼里。”

看着一脸惧色不能作答的李济世,陈公公暗叹一声,沈重亮出的第一把刀就是如此锋利,要人性命么。

沈重不理李济世,继续说道:“草民二告周世安等二十余人,请托草民直谏天子,有罢方从哲重新启用叶向高李三才等六十余条谏言。草民感其一片为国为民之心便立时许诺,又不愿掩其功而扬个人声名,便当众写下为国事民生谏天子疏,并录其名、述其言,愿天子知民意,朝廷得栋梁,贤人有所用,以解天下之困。然而,当他们看到草民竟是与他们联名上奏,便变脸抢走奏疏,草民才知其人品卑劣,一番慷慨激昂只为唆使草民单独谏言,自己却不敢承担半点风险。如此人品,如此心性,如此行径,如何能厚脸以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国子监生员自诩,请天子朝廷查其心性,厘清清流,勿使小人脏了国子监,损了朝廷培养栋梁的圣地。”

又是在带头的领导下,万民齐呼:“有罪!有罪!……”

魏国公便对着陈公公说道:“即是都无异议,陈公公便整理案卷,据实上奏吧。至于如何处理,请天子圣裁。”

陈公公点点头,同情得瞧着摊在地上的二十余位国子监才俊,心里哀叹沈东海的第三把刀,竟是裹挟万千民意杀人,要的不是性命,而是清名,可没了清名的读书人还是人吗。

一众官员听了沈重此言,都是一边冷眼瞧着东林党人,猜测着东林党是否要卷土重来,重燃战火,一边鄙夷的看着这些脸红脖子粗的东林后代。

北京的孙隆公公此时站起来,说道:“杂家领了皇爷的旨意,送沈公子赴京,自是谨慎看护,刚才沈重所说杂家手下及祥云客栈人等亲闻。只是大明朝不以言论罪,杂家只是作证此事为真,不掺乎他们是否有罪。”

陈公公也是点头称是,愿意作证,心里感叹着沈重第二把刀就砍在党争上,东林党若是欲有所为,便当放弃这些后辈,这第二把刀断的竟是年轻才俊的前程。

沈重继续说道:“草民三诉李济世、周世安等人,挑唆国子监近千生员,强抢草民妾室女眷,在那玄武湖望月楼的娼家画舫进行羞辱。草民想问,文人士子却行此肮脏手段,符合那一条圣人之道,朝廷律法,或是道德风俗。光天化日之下敢如此行事,是何等的丧心病狂、淫邪无耻、卑劣不堪、品性败坏。只要有一位在场的官员大儒,说他们如此行事乃是风雅无罪,草民甘愿承认诬告,忍气吞声不再追究。”

李济世脸色惨白地喊道:“我只是用她们为人质,逼你前来比试,未曾对她们无礼。”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