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微官 > 第三十四章 却起风雨过海峡(八)

第三十四章 却起风雨过海峡(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南居益点头说道:“你在泉州吴府所言,要造我千年道统的反,既然海贸难以实现,莫非便是你说的殖民之法吗?”

沈重笑道:“不说将来,便是此时,台湾的海盐,沿着千里海线不断内流,吕宋的香料低价横扫南方,吕宋的黄铜大量涌入中原,光是这三样不仅为台湾赚足了银子,而且至少压低了一成的价格。等我将交趾诸国拿下,低廉的粮食和桑麻,如同白送一般的铜铁,再由海路一船船输送到南北方流入内陆,大人当如何设想日后的局面?”

南居益点头说道:“若果规模足够大,的确可以降低地利,挫伤兼并土地的**,为百姓多留些活命的良田。”

沈重笑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船船原料低价流入中原,一船船商品高价输出海外呢?”

南居益苦笑道:“那将是最彻底的变革,我朝百姓再难安居大明,将掀起海外贸易的野心。东海所述,虽然惊心动魄、前景无限,可是大明太大了,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

南居益愕然道:“难道不是吗?”

沈重摇头说道:“利益所致也。”

南居益失笑道:“东海又有奇谈怪论么?”

沈重笑道:“在京时曾问于天子。言我朝田地,隆庆年间所查乃是五千余万倾。张居正执政后第一次核查,乃是七千余万倾,至张居正晚年再查,则是九千余万倾。而我朝人口又有多少?”

南居益皱眉道:“土地连年开发,人口自然也愈发兴盛,朝廷官方户口约有七八千万人,若是算上黑户,当不下亿人。”

沈重笑道:“所以我从海商开始,所以我从交趾吕宋开始,我还没撬动大明的局势,可是我已经开始撬动了。大人,东海商路只剩下倭国,南海商路即将开始,台湾吕宋已经回补大明,定边军正在横扫交趾。六百万两的供奉,让天子朝廷暂时罢了辽饷,增补了九边的投入,日后还会投入到水利道路上。而我自留的六百万两,却都流向了中原商贾,除了民生所需,便是工坊船厂的订单。”

沈重点头笑道:“土地所出,一是粮食,二是桑麻,山地所出,一是金银,二是铜铁,大海所出,一是鱼贝,二是海盐,当然井盐的份额也不小。可是人口如此庞大,所产皆是生活必须,再加上土地兼并、运输艰难,土地之利不下海利。光是中原内部贸易,便足以满足豪门世家,何必还要不顾危险经营海外?”

南居益摇头笑道:“老夫家中便是取之地利,可不如海贸利润高。”

沈重摇头道:“您只计算利润,却忽视了成本。我朝贸易,以生丝、瓷器、茶叶为主,除了丝绸费事,其余皆是原料粗加工,便成为商品可以外销。从海贸兴盛以来,我朝工坊不过是精美器具、桑麻成品,以致铁器、木器、造船等等实用工艺,不仅不成规模,而且技术粗造,更使得成本极高。”

南居益问道:“何以见得?”

沈重笑道:“以商船为例,小型商船造价千两,每年维护银子便须五百两,中等商船动辄数万两,更何况可远航番外的大船。再加上海上风浪,海盗西夷劫掠,成本更是倍加。所以,除了家大业大,沿海商贾,我朝世家豪门,仍是以土地为主。即便定边军开海,能够护佑海商平安,就算将海贸规模扩大数倍,也变不了大明的道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