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就飞

第一百五十六章 就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真是集思广议有好处的,一听说李清在找又有刚性韧度又好的竹子做骨架,安小哥有些为难,汴京里扎棚子经常用竹子的,不过要想轻重均匀却是为难的很,毕竟李清需要的是那么长的竹子,慕容一祯在边上笑道:“如此何不用白蜡杆?此物坚韧,刀劈不断,且轻重均匀的。”

哦,这个李清倒是听说过,只是这东西好找么?

慕容一祯哈哈大笑道:“军中所有枪身多为白蜡杆,别处虽是罕见,而军中却是常见,即便长度不够,亦有法子延续的。”

既然有那还不赶快弄去,慕容一祯还没笑完呢,就被李清赶出去了,路上会不会在肚子里骂李清的,这个就不清楚了。

张管家已经一大早便为李清叫来两个巧手木匠,不过人家和妙玄态度一样,不就是大风筝么,人能靠这个飞上天?他老成持重些没把心里的疑虑问出来,妙玄可就管不得那么多了,反正现在李清又没事情可做。

李清也没睡好,当然不是媳妇闹的,而且是若英被他闹的也没睡好,图纸虽然是李清拿个炭条在画,可上面的文字说明可是要若英来写,她这位相公可不大识字的,毛笔总算是会用了,不过写的字和狗儿一个级别。

其实让李清犯愁的,可不是图纸。毕竟小时候参加过市里的航模队,自己动过手的到底比书上学的要来的记忆深刻,并且他现在做的东西也简单,不过是个三角翼罢了。

这三角翼也是滑翔伞的一种,不过因为三角翼有一个硬性的框架,所以结构要简单很多,操作也比软性滑翔伞要容易,说白了就是个大风筝。后世里咱国人也刚有些富起来的时候,有不少人参与了这项运动,只是被炒做成了贵族玩意,连个什么头盔都要近万元,一说起来就是碳素合金、航空材料,李清倒知道后世里四川有个普通农民,就用竹子和帆布便做了一个,而且人家在峨嵋山经常飞,据说造价才几百块。

李清想做的这个三角翼,就像个大号蝙蝠翅膀。这样也有他的考虑。一是展弦比大一些,毕竟是无动力的,这样升力够。二来也安全。

至于汴京附近没有山,这可不在李清的担心里面,因为他本来就只想做个牵引式的滑翔伞而已。

“李公子,这风筝能上天已属平常,只是人亦能乘此上天?公子心中可有把握?”毕竟这近十米的风筝还是有些惊人的,一群小丫头唧唧喳喳的缝布,铺在上很有些气势,妙玄围着转了半天,凑到李清身边小心的问道。

见大家都以为是大风筝,没人觉得是划时代的高科技,李清心里很有些不忿,确实是像大风筝,不过从风筝到滑翔机这中间可有几千年呢,咱这一步就迈过去,不说给个诺贝尔奖吧,怎么都该崇拜一下啊,居然还要疑问!

“把握虽然不尽有,然凡事都要有把握才做,又做得何事?”李清语气可有些冲,“即便我所想有错,下次重头来过就好,若终不济事,错上一生又何妨,至少旁人便无需再错了,道长以为呢?”

也许这话说的有些过了,妙玄听了半晌都没做声,末了,对李清施了一礼,静静在坐在一边打坐,其实这话李清也不完全是冲着妙玄的质疑来的,其实人的一生又有几个敢说无悔的呢?

最新章节请百度搜索【*(7)78xs(8)78xs(小)78xs(说)*】78xs【(W)78xs(W)78xs(W)78xs.(7)78xs(8)78xs(X)78xs(S).(C)78xs(O)78xs(M)】

后世里为了安全,一般是用游艇牵引着滑翔伞在水上飞行,速度并不快,展弦比在10:1左右的,相对风速达到六米便可以带着一个成人升空,咱不是有马么?跑起来的速度可并不比游艇慢些。

就是材料有些头疼,伞翼的布倒是若英一句话解决了,不就想要不透风结实么。用苏州府的棉布再刷上层桐油不就好了?喜得李清抓住若英好一阵温存。就是骨架的材料比较麻烦,又要轻又要有刚性和韧性,这么长的竹子可不好找,不过若英边上柔声劝到,相公明日找巧匠儿商量罢,终有法子解决的,妾身可实在是撑不住了。

第二天起来的都比较晚,这个倒没什么,反正大家都晚。妙玄看了李清的图纸很是失望,原来只是个大风筝而已,难道人飞上天就这么简单?只需要一个大风筝?

人能飞上天,其实千百年来的一个梦想,而中间的摸索过程充满了艰辛,付出生命代价的都不少,莱特兄弟制作的第一架飞机,最远不过飞了二百多米,可在他们成功的基础上发展的飞行理论,让后来的无动力滑翔伞,最高纪录却是飞了三百多公里。

有些东西就要有人去想的,也许这个过程要花上几千年,据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就记载着舜帝靠着两只大斗笠从失火的屋顶平安落,当然这不能就说是中国发明了降落伞,而法国的传教士却如实记载了十三世纪末,在元朝的庆典上,艺人们如何使用纸质巨伞从高墙上飘然落,只可惜却一直停留在表演上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