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 >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生总是有意外的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生总是有意外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明白就要问,可一问之下连李清都傻了眼了,原来这些人逃难和他都有关系!

船上的船工可是一直在运河上跑的,对这事的来龙去脉是一清二楚,“李公子,原本这些人未必要逃难的,说来便话长了。”

去年六月,黄河于滑州城西北天台山决溢,河水漫溢州城,并泛滥澶(今河南濮阳附近)、濮(今山东鄄城北)、郓(今山东东平)、齐(今山东济南)、徐(今江苏徐州)境,受灾十余州,所幸这次的灾情不算太严重,朝廷也是第一时间叫仓司放粮赈济灾民,还调拨了厢兵筑堤治河,并提供了大量的薪石、楗橛、芟竹,黄河的决口倒是很快就堵上了,可偏偏淮南东路的泰州也发生海潮溃堤,本身这事不至于影响的,京东东路和淮南东路的仓司互不相属,而且京东东路离京城近些,平时还要多受朝廷重视,都受了灾。要调拨粮草物资也是从其他路收集,可这次不一样了,似乎朝廷要偏心淮南东路很多,而且泰州那边还要大修海塘,因此京东东路得不到江南各路的赈济物资不说,朝廷还颁下严旨,叫就近各路都要调拨物资支援泰州。

看来不独天下父母会偏心,这朝廷也偏心的。本身就遭了灾居然还要去帮别人,黄河口子一堵上,那些个薪石、楗橛、芟竹等东西都转送泰州了,连京东东路的仓司也被迫向泰州运粮,那些个官儿被朝廷严加催逼总要先考虑自己的前程,这一来,便苦了京东东路十几州受灾的百姓。

大水把什么都冲跑了,朝廷赈灾的这些粮也只够每天熬些粥喝,天寒地冻如何熬得下来?可这些灾民听到了传闻,泰州那边大修海塘。而且还要修几百里。人手不足,正四处招揽民夫呢,据说去参加修堤不但能吃饱。还帮你搭棚子发衣服,老百姓不就是想有个活路啊,于是早在秋天起,便成群结伴南下了,有些人故土难离,等到天气冷了熬不住才动身;至于本地官府还真不怎么干涉的,走了些人正好减轻本地的压力,这些百姓可不是逃难,人家是去泰州做民夫,与咱的政绩可无关系。

人长得帅一点就算了,关键这骚包货没事还老唱歌,生怕人家不知道他心里其实很快乐,只是随身带的这五弦琵琶有些不就手,毕竟和吉他不一样,只能弹些曲调简单一点的,而若英亦无云三娘那般本事,什么歌听两遍就能记下并能配出和声,她可做不到。

运河毕竟是人工挖凿的。与黄河、长江没法比,宽度基本上也就个几十米,碰到人烟繁茂点的集镇,人家见了这么招摇的一艘船,自然要指指点点一下,而李清打小就是人来疯,有多人看了还喜欢摇头晃脑唱得更大声些,所幸船上的衙役对李清的这个举动倒不干涉。只要不上岸和人交流信息,这免费的表演如何好不看的?

这不,骚包人又吼开了,“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这首《笑傲江湖》可是黄沾先生的得意之作,记得黄沾先生在谈这首曲子的创作思路时说,越是大气的东西,往往就越简单,就如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样。寥寥几个平凡的字,千百年来却无人豪气能出其右,因此这首歌他也只是用拉到多几个音符反复吟唱。愈显出笑傲江湖的豪气;既然要豪气,当然李清就要扯嗓子才行,只是他正准备好好的啦啦它一通,若英扯了扯他的衣袖,“三郎,还是小声些罢,此处却是不大适宜的。”

怪了,小媳妇也清楚李清心里头着实郁闷,这豁达可是给人家瞧的,锦衣玉食、走马兰台。多好的日子啊,李清在水云庄舒服的直想叫娘,什么狗屁雄心,有懒觉让人畅意不?如今却一下都没了,钱财也还罢了,来的容易去的也容易,这也是定数,自己还身为阶下囚,别看在船上过的还算惬意。那是拿钱垫的,谁知道江宁知府胃口大不?心情好么?自己可是交江宁知府严加管束的,要是人家专给小鞋穿呢?自己受点憋也就算了,若英也是在皇后的口谕中挂了号的,没准也要受刁难,妈妈的你说咱中国人怎么老和出身过不去呢?

若英知道李清的心情,因此之前李清在船上放浪些也是从不出言劝阻的,再说她也爱听自家相公唱歌,要知道自己嫁地人可是懒性子,难得一气唱个没完呢,李清也奇怪若英怎么会叫她小声点,拿眼睛不解的望向她。

“公子瞧瞧。莫不是老弱的多么?”

若英用眼睛往边上一示意,李清顺着眼光往岸边望去,还真个唱得忘形了,没留意岸边有这么多人呢,只是这里又不近集镇,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大冷天赶路?李清将手中的琵琶放下,走到船舷边细看。

只看一眼,就明白若英为什么叫他小声了,话说他李三郎唱曲在京城还有些许名声,如今煮酒拂琴,凭江而唱要叫文人雅士瞧见了,没准还要击节而叹,认为他李清有些风流逸趣,这些人就绝对不会,不是因为人家没素质,而是人家都是穷人。

文心手打组隼风手打,仅供试阅,转载请注明,同时请支持正版订阅,----支持作者。

大冷的天,就没见有人穿得暖和的,个个面有菜色,而且还是拖家带口的多,有些个小孩冲着李清这船直吸鼻子,分明是闻到了烤肉的香味。这世上总有贫富不均的,可李清就没见过大宋有这么多的穷人,延州那块百姓虽然穷点,也没到大冬天衣不蔽体的架势,瞧着岸上的这些人穿着打扮和神态,应该是逃难的。

李清有些不明白了,咱大宋不禁土地兼并,因此对流民的管制不算太严,可这么多人一起逃难迁徙,地方官肯定不允许的,再说这边的海水溃堤可是发生在泰州那一块,怎么这些人都是从北往南走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