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 > 第0330章 各言其志

第0330章 各言其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信一点就透,连忙点头应是。

共尉连连点头,对他们的配合十分满意。他一共封了十个十万户,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侯,全国的近四成的户口就封出去了。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如果仅仅是为了安稳团结,创造一个和谐的局面,那成本也未免太大了。虽然随着生产的恢复,人口会慢慢增加,根据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发展趋势来看,以目前的可用耕地面积,最后的人口可以增加到接近两千万户,一亿人口,到时候这二三百万户的食邑就不是大问题了。可是那是长久计划,没有一百年做不到,甚至需要两百年、三百年才有可能。眼下这近四成的财富分出去了,怎么能让他们一点贡献也不做?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仅凭他现在掌握的资源,他根本顾不过来,只好动起了这些侯门的主意。他们占有了大量的财富,如果能拿出一部分来投入到技术研究或者基础性建设上去,他身上的担子就会减轻一些,发展的步子也会更大一点,国力的整体提升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哪怕他们不如他希望的那样进行可再生产投资,不能创造物质财富,只是资助一些文化事业,出几个艺术家、文学家什么的,也总比让他们吃喝玩乐,纯消费性的支出强啊,那也算是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来就是互相依存的。

共尉有时候甚至想,如果一切如他所愿的话,他封的这些万户侯、十万户侯里说不定还能出几个科学家或者哲学家,就象阿基米德和柏拉图那样的,要求再降低一点,出几个博古通今的大学者也行,再不济,哪怕培养出几个文艺界明星也好啊。

而对于这些十万户来讲,有事可做,就不会无事生非了,治安方面也会少很多麻烦。社会风气的好坏,往往就是由这些富或者贵的人主导的,一个社会的富人、贵人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那么一个社会的总体风貌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如果有钱人、掌权人都把心放到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上去,普通百姓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精神面貌。在上层社会,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吃喝玩乐当然是免不了的,可是如果他们把精力和财富分一些积极的事情上

来,岂不是更好?有钱有闲,正是做技术研究,或者探讨一些精神层面上的问题的大好条件,不用岂不是浪费了。

至于他们的雄厚实力会不会形成垄断,他也有所准备。早在入咸阳之时,他就和陆贾定下了规矩,利润越高、规模越大的商户,收的税越重,咸阳经过几年的发展,几个大盐商和治铁商现在已经成了缴纳重税的对象,而这些十万户如果经商,不出意外的话,很快也会成为纳税大户,说不定十万户的租赋就轻松被赚回来了。

“闲的?”曾经是豪门的田荣和韩成都把头扭了过来,就连项羽和司马卬也都提起了兴趣。

“当然是闲的。”臧荼一挥手,提高了声音:“衣食无忧,无所事是,就会生事。上进的,象韩公这样沉下心来做学问,有可能出大学者,不上进的,就会想些奸邪之事,出败子。做学问是个难事,苦事,如果是为了求出路,还会下功夫去做,如果不愁出路,又有谁愿意吃苦,所以大多数人就去为奸为恶了,这奸邪之事做多了,可不就成了败子。”

“臧公此语有理。”司马卬一拍大腿,赞了一声:“我一直在想这件事,可是一直没有想明白,今日听臧公一语,可谓是茅塞顿开了。不说远的,就说我家吧,自从享了这十万户的食邑,那些小竖子一天到晚无所事是,让他们读书,他们说读不读书都是一样,何必去读?成天就想着去走马斗狗,与一些闲人厮混,要不是咸阳的法令严,这帮竖子早就搞出事来了。”司马卬频频点头,抚着胡须想了想道:“看来我也得找点事情给他们做做的,不能让他们这么搞下去,要不然,他们迟早得把我这十万户给败掉。如果十万户百姓的辛苦劳作却养了一帮败家子,这好象也太不值了。”

众人大笑,司马卬又为难的说道:“可是,我家那几个小竖子,好象也不是做学问的材料啊,让他们做点什么事好呢?”

“君家精于辨剑,何不入尚工?”共尉身后的李左车恰如其分的提醒了一句。

五个十万户,只剩下项羽一个人没有方向,他看看如释重负的韩成他们,又看看暗自得意的共尉,眉头蹙成了一个疙瘩,几次想开口问共尉打算怎么安排他,可是话到嘴边,又问不出口,如果共尉也让他去经商,那可怎么办?他坐立不安,脸也有些胀红。

“大王,如果我致仕了,能做些什么?”韩信咧了咧嘴,有些担心的问共尉,他的情况和项羽差不多,除了打仗,他想不出自己能干什么。听到韩信这么问,项羽竖起了耳朵,看共尉怎么答复。

共尉歪过头看着韩信,嘴角挑起一道弧:“你啊,儿子才两岁,就烦这件事了?”

“嘿嘿……”韩信尴尬的笑笑,没有说话。他现在是十万户侯,东柱国,东线的战事已经停了,他好象已经没有什么事可做了,一想到剩下的岁月就这么无聊的度过,他也心里没底。

“这里的事情还有几年要忙。”共尉收起了笑容,扫了一眼韩信,又把目光转向同样不安的项羽:“兄长你也不要急,匈奴一天不亡,你一天都闲不下来。”他又看向韩信:“至于你,老老实实给项侯做好后勤工作,他打到哪里,你的粮草就要运到哪里。”

司马卬恍然大悟,感激的挑起大拇指对李左车赞道:“还是李君聪明。”然后转向共尉说道:“大王,我家家传辨剑之术,也收藏了几口剑,犬子对剑也颇有几分兴趣。臣请大王恩准,让他跟着陈大匠学习冶剑之术吧?如果他能为我大楚的武器改进做出点成绩,臣走出去,也有点面子。”

“殷侯现在没面子吗?”共尉笑道,“这个无妨,何止是冶剑之术,如果他有兴趣,可以进工学院去深造嘛。”

“那臣就先谢过大王了。”司马卬欣喜不已,不经意之间居然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工学院也好,陈乐的秘密工坊也好,那都是西楚机密中的机密,如果儿子能在其中供职,那他司马家以后的地位就有保障了。

韩成和司马卬都找到了定位,臧荼和田荣就更不敢怠慢了,他们思索片刻,也都给自己找到了事做。田荣说,齐地丝织业比较兴旺,他儿子田广虽然不喜欢丝织业,可是和齐地的很多丝织工坊熟悉,不如花点钱建一个大作坊,找一帮人来研究研究丝织工艺,改进改进织机什么的,说不定能有所成就。

臧荼更简单。我是楚人,楚人的漆器天下闻名,我老家就有不少漆树,我决定找些人来开一个大的漆器作坊,赚钱休闲两不误,以后你们几家的漆器,都由我提供了,保证又便宜又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