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朝风云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并州刺史 四

第一百九十一章 并州刺史 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薛修礼将酒匏丢还给侍卫,点点头道,

“这酢不错!”

那侍卫得意地道,

“那是,这可是晋阳刘家老号酿的,香飘十里啊!”

薛修礼听了,原本冰冷的面上也禁不住露出几分笑意。河东人喜欢食酢,他也不例外。因太平关居于敌前,自己身负重任,薛修礼不敢饮酒,生怕贪杯误事。平日觉得心烦疲乏,就喝口酢提神。你别说,这一口酢喝下去,似乎全身的暑气立刻消散大半,精神也觉得一振。

薛修礼站在城头冷着脸向下面嘈杂的人群喊话一番。便转过身去,举步踱到外墙一侧,就着垛口向南眺望。

只见远处群山起伏,苍翠沉郁。近处汾水碧波如织,蜿蜒流淌,在阳光下粼粼闪亮。但面对这熟悉的壮美山河,薛修礼心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薛修礼出身河东望族薛氏。薛氏世居河东,簪缨世家,枝繁叶茂,为当地举足轻重的世家大族。东西魏分立,在河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众多薛氏子孙因理念和利益的不同,分别选择了效忠西魏或东魏。原为同宗子弟,如今却各为其主,甚至在战场上你死我活地拼杀。

薛修礼很早便追随堂叔薛循义起兵。沙苑之战后,东魏河东局势一度危急。当时西魏军进逼晋州城下,东魏守将封祖业弃城而走。薛循义追封祖业至洪洞,劝其还守不果。薛循义自回晋州,开门伏甲以待西魏军。西魏军不测虚实,因而退去。晋州得以保全。事后,高欢拜薛循义晋州刺史,南汾、东雍、陕、晋四州行台。薛循义便任命族人薛修礼为太平关守将。

薛修礼虽想建功立业,但作为河东土著,他内心也不愿看到原本富饶的河东变为血腥的战场,更不愿和同宗兄弟对面厮杀。这几年战事平息,边境和睦,薛修礼也是暗自高兴。近日薛修礼接到密令封关,他就立即意识到,这是朝廷准备对河东用兵了。只怕眼前这种平静的局面很快就要过去,河东少不得又要面临一场大战,不知多少薛氏子弟又将血染沙场。

薛修礼扶刀站在城头向外眺望,只觉山宁水清,极目所处如同一幅静止的山水画卷一般。不见半个走兽人影。关外似乎一切如常,对于己方封关的举动,看来敌军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也许他们还没有得到消息或想出对策。

薛修礼在城头再看一会儿,实在顶不住毒辣的日头,便转身下了城墙,想找个荫头坐下歇息一会儿。

他走下城墙,却见聚拢在关门前的百姓已经散去大半。只有少数不甘心的,还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树荫下,似乎还想再碰碰运气。

薛修礼走进城门洞里,这里没有暴晒的日头,清凉许多。他坐在一张胡凳上,解开系带,有些费力地将头盔脱下。他身边的两个侍从则帮他取下佩刀,解开身上的护甲。

想到这里,薛修礼不由心中一阵烦躁。他举头望了望日头,此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时值盛夏,炙热的阳光一片澄亮,晒得地面如同烤炉一般,反射出滚滚的热浪。远处城头的士卒,旌旗的影像似乎也在热浪中扭曲变形。

薛修礼盔甲整齐,早就热得大汗淋漓,他觉得自己的铁盔似乎已经变得滚烫,几乎要将自己的头皮也烤焦了。但军令如山,大战在即,却是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薛修礼满心烦躁地将展臂举手往旁边一伸。身边的侍卫立即乖巧地递上一个酒匏。薛修礼接过酒匏,拔开塞子,凑到嘴边仰头慢慢嘬了一口。

“嘶…”

只见他眉毛一皱,但随即就舒展开来。只见他此刻满面舒展,全无适才的眉头紧锁的烦心样子,如同是喝了仙水琼浆一般全身飘然欲仙。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