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41章 河西故事

第41章 河西故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难道你以为送礼都是拖着牛车,把礼物送过去么?”

郑叔清也停下脚步,没好气的反问道。

“那不然呢?伱给我送礼不就是这样么?那头老牛临走还吃了我一顿草料呢。”

一想起这件事方重勇就有气,老郑开车来送礼居然不给车加满油,临走还蹭了自己一箱子汽油,真是岂有此理。

“你懂个屁,要是我把车拉过去,岂不摆明了我在行贿朝廷大员?将来我为户部侍郎,与牛尚书同朝为官,这难道不会被御史台的官员弹劾?”

方重勇无奈叹了口气。

“保证最后一次,以后再不来烦你了,嘿嘿。”

听到“侍郎”二字,郑叔清心花怒放。有牛仙客这位河西资深官僚的见识,再加上捞钱恐怖如斯的方重勇,二人联手足以把他推上户部侍郎的宝座了。

郑叔清觉得自己当官虽然脑子不行,但是手腕却很行。

至于为什么如此大事他不找幕僚商议,那是因为唐代的幕僚也是官员,也就是所谓的“佐官”。当郑叔清不是夔州刺史了以后,他身边那些佐官也就不听他使唤了。

郑叔清拿出一张拜贴在方重勇面前晃了晃,压低声音说道:

“这是一张靠近西市崇贤坊内的宅院房契。牛尚书初到长安,难道不要置办产业么?这房契省了他许多功夫吧?

论机巧谋划,某不如你。

唐代就是这样,文官上位的通道还是有很多的,佐官就是一条不太好走的小路。所以没有哪个有本事的人,会愿意去当一个没有官身的“纯幕僚”。

佐官的门槛很低,只要不是“贱籍”的都可以,甚至有些商人通过捐钱,也可以获得类似的官职。当然了,官身什么的不重要,真正要命的是“差事”。

方重勇是因为太年轻了,属于“童工”。要不然这种水平的人,早就当官了。只要不是在郑叔清麾下做官,方重勇理论上便可以完全不鸟这位即将成为户部侍郎的官老爷。

“我们今日空着手来,会不会不太好?”

快到城东驿的时候,方重勇忽然想起这一茬,停下脚步询问道。让人家当“顾问”,咨询费什么的难道不给?这个有点太不讲究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