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 >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 第5节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 第5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施剑翘(1905—1973),原名施兰古,安徽桐城人。她生父施从云,辛亥革命时期和冯玉祥、王金铭等参加滦州起义,结果,施从云和王金铭与另外14名起义者被清廷通永镇总兵王怀庆处死,冯玉祥亦被囚禁。施剑翘自幼被父亲过继给他的弟弟施从滨。1925年,施从滨担任山东军务帮办兼奉系第二军军长,在当年11月的直奉大战中兵败被俘。五省联帅孙传芳下令处斩施从滨,并枭首于安徽蚌埠车站。死讯传来,施剑翘悲愤不已,立誓为父报仇,并且写诗一首,以明心志:

战地惊鸿传噩耗,闺中疑假复疑真。

背娘偷问归来使,恳叔潜移劫后身。

被俘牺牲无公理,暴尸悬首灭人伦。

痛亲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

几年后,孙传芳率领军队进入福建,出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直系军阀齐燮元讨伐皖系的卢永祥,江浙之战爆发,孙传芳奉曹锟之命出兵援助齐燮元,夹击卢永祥,占据浙江,并乘机大肆扩军。随后,他被大总统曹锟任命为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同年授衔恪威上将军。之后,“北京政变”爆发,段祺瑞、张作霖、冯玉祥联袂组建“临时执政府”。张作霖统率大军,举兵南下,大肆扩张奉系实力,直逼长江流域。孙传芳为保全自己利益,多方联络反奉势力,对张作霖军队进行反击。孙传芳对奉军突袭得手,占领上海、南京,并将奉军逐步逐出江苏和安徽。孙传芳打败奉系军阀、山东督办张宗昌的部队;其中,在皖北固镇的一次战役中,施从滨(安徽省桐城人,保定将弁学堂毕业)奉山东督办张宗昌之命迎头截击。施从滨困孤军深入,在皖北固镇兵败被俘。当施从滨率军南下时,孙传芳连发三个电报要施同他合作,倒戈内应,但施不予理睬。孙传芳俘虏施从滨后,即于当晚处决施从滨,不仅枭首示众,而且又将施暴尸多日,不准施家收尸,以振军威。

孙传芳轻率处决了奉军被俘将领施从滨,为他日后种下了祸根,正所谓“谁种下仇恨,谁自己遭殃”。这就是十年之后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为父报仇的缘由。

孙传芳打败奉系军阀、山东督办张宗昌的部队,并俘获了张宗昌的部下,极大地鼓舞了东南各省。随后,鄂、皖、赣三省直系将领公推吴佩孚、孙传芳共主大计。1925年11月25日,孙传芳从徐州凯旋,成立浙、闽、苏、皖、赣等五省联军,自任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聘日本军官冈村宁次为高等军事顾问,开办联军军官学校,自兼校长。这时候他成为直系后期最有实力的军阀。在其鼎盛时期兵力可以达到20多万人,同时海军跟空军也很强大。

1926年6月,为了反对军阀反动统治,北伐军开始北上。革命的三大对象是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同年9月,北伐军浩浩荡荡进入江西,孙传芳打着“保境安民”的口号,亲自到九江督战。几个月激战之后,孙传芳的部队损失惨重,从而不得不放弃闽赣、退保江浙,与北伐军进行对垒。北伐军曾经很多次劝孙传芳归顺并投降,孙传芳却坚持反共、讨赤的立场,拒绝任何的谈判。失利后,孙传芳见北伐军势不可挡,乃于11月18日改名化装乘普通客车由南京抵天津拜见张作霖,向张乞授认错,表示东南大局静听张作霖主持。孙传芳还与张学良拜盟,认张作霖为义父。张作霖大喜过望,表示不计前仇,并邀孙传芳参加正在召开的军事会议。孙传芳在会上建议组织讨赤军统率办事处,推张作霖为全国讨赤总司令。会议决定让张宗昌率直鲁联军援孙传芳,孙传芳让出江苏、安徽的北部给直鲁联军。1927年8月,在南京龙潭一带,孙传芳的部队与北伐军展开激战,几乎全军覆没。第二年春天,孙传芳被张作霖任命为鲁西前线总指挥,与蒋介石、冯玉祥的部队作战,失败后逃回济南。没多久,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炸死,孙传芳的部队残部撤至河北滦州一带,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孙传芳不得不宣布解体。

1928年底,孙传芳退至关外,来到沈阳,被东北军张学良礼遇,之后,又躲到大连。12月,东北易帜,孙传芳、张学良关系也不如往日。后来,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对蒋介石的军事独裁,孙传芳分外高兴,积极加入反蒋同盟阵营,可是,随着“中原大战”的失败,孙传芳东山再起的美梦也彻底破灭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孙传芳举家由东北迁至天津隐居。居在天津,孙传芳当然也不会如此寂寞下去,便在政治上开始转向与蒋介石政权较量。所以当时孙传芳的很多举动也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

有一次施在读古诗“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时,施兰古感觉非常适合自己的心境,于是将“剑”、“翘”二字合成其名,自此施谷兰便以“施剑翘”之名行世,并以《聊斋志异》的侠女商三官自励。

其实说起来孙传芳杀害施这件事做得确实过分。

孙传芳杀施后暴尸引起当地红十字会不满,后由当地红十字会出面将施尸草草收殓,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恳求三叔冒着生命危险,以同乡名义将施从滨尸首运回安徽桐城埋葬。自此之后,施女谷兰于是立下宏誓伟愿,暂将深仇大恨埋藏在心里,容待日后以血还血,为父报仇。施家是一个军人之家,施剑翘的伯、父、兄、弟多人都是学军事的,她的生父施从云是清代末年滦州就义有名的革命烈士,她的堂兄施中诚(施从滨之养子)也在军中任职。但是当时,一个毫无背景的孤单弱女子,要想杀死孙传芳这样的军阀枭雄,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因此,施剑翘起先是将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堂兄施中诚身上,施中诚也曾鸣誓答应。施中诚自幼丧父,全靠施从滨夫妇对他的尽心呵护与大力栽培才长大成人,并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以后又得到施从滨的暗中扶助,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施剑翘同母董氏夫人在张宗昌的山东军务督办公署领取了施从滨的抚恤金后,于是当面请求张宗昌寻机提拔堂兄并培养弟第成才,张均答应照办。不久董氏母女寄居天津,施中诚果然被升任烟台警备司令。此时的施中诚已经担任要职,凭借他的力量,寻觅时机刺杀孙传芳,还是很有可能的。当施剑翘要求堂兄践言为父报仇时,堂兄给她的答复却是“报仇时机未到,怎可轻抛生命”。施剑翘见堂兄如此贪生负义,还在眷恋锦绣前程和荣华富贵。她这时候才发现这个人却并不是铁骨铮铮、知恩图报的血性汉子,因此备感失望,随即立志亲报父仇,她给堂兄的复函曾这样写道:“没有你,他的女儿也照样能报仇,你等着看吧!”之后,与施中诚断绝兄妹关系。

三年之后,施剑翘又认识了施中诚在保定军校的同学,时任山西军阀阎锡山部的谍报股长施靖公。当他得知施剑翘因父仇未报而悲愤难消,立刻表达深切的同情,而且义形于色,将胸脯拍得山响,毅然决然地表示:待时机成熟时,自己愿替施剑翘去完成这项难以完成的任务,虽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世间居然还有如此古道热肠的侠义之士,施剑翘内心充满感激自不待言,她甚至觉得,能嫁给这位侠肝义胆的热血男儿,真叫苍天有眼,是自己莫大的幸运,于是以身相许。但是转瞬几年过去,施靖公已升任旅长,依然没有履行诺言迹象。为此施剑翘再次请夫履约,不想施靖公以“家庭所系,儿女情长”为由推延践约时间。施剑翘一眼看穿施靖公是个伪君子,于是不再指望他了。1935年6月,施剑翘忍无可忍,毅然带着孩子离开山西太原,回到天津娘家。行前,她再次赋诗明志:

一再牺牲为父仇,年年不报使人愁。

“九?一八”事变后,当时华北局势复杂,一方面日本极力拉拢这些旧军阀,当时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等都造访过孙传芳。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的特务机关对孙传芳这些人也加紧监控,警惕他们为日本人所利用。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面,孙传芳也深知自己所处环境的复杂,所以公开声明不被任何政权利用,并且闭门谢客,深居简出。

曾担任过北洋政府总理的靳云鹏,下野后也住在天津,他劝孙传芳皈依佛门。

孙传芳皈依佛门之后,法名“智园”,经过一段修行,孙传芳几乎变了一个人,以前东山再起的夙愿不再萌发,言谈举止亦和往日大不相同。也许“孙联帅”果真净化了灵魂,为行善事。每到炎夏,他家门前必放置一些绿豆汤,免费供应过往行人消暑解渴。1933年中秋夜,孙传芳竟对入宅行窃之徒大发慈悲,非但不加惩罚,反而命人赏米放归。孙传芳的善举被传开后,新闻界即以《孙公馆缉贼赏米,中秋夜乐善好施》加以报道。世人闻之纷纷议论“孙联帅如今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1935年11月,居士林的殿堂里,随着刺客施剑翘的几声枪响,孙传芳立即毙命,也令对他进行观望的人们失去了继续考察的对象。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敢于刺杀五省联军统帅孙传芳呢?

民国时期刺杀成一时风气,陶成章、宋教仁、郑汝成、陈其美、汤化龙、徐树铮、张绍曾、廖仲恺、邵飘萍、史量才、杨杏佛都是被刺身亡,汪精卫遇刺受重伤,宋子文遇刺安然无恙,这些政治暗杀难道真成为了历史上的重大疑点?当然也有为报仇雪恨刺杀大人物的,如山东省政府副总参议郑继成为父报仇,刺杀直系大军阀、“狗肉将军”张宗昌。身为刺客,既要身手矫健,又要视死如归,决非胆小惜命的常人所能胜任。以男性的歧视眼光看来,此等行为女子更不可能有。然而,凡事总有例外。中国古代的奇女子中,东汉酒泉女子赵娥便为父亲赵安报仇,手刃仇家。这个历史故事的大致情节为:赵安被同县的李寿无端戕害,此前,他的三个儿子都夭折了,膝下荒凉,只剩女儿赵娥,也已嫁为人妇。李寿沾沾自喜,以为赵家连个壮丁都派不出,纵然结下了血海深仇,终究拿他没辙。仇家吃下了定心丸子,比先前更为骄恣,赵娥表面上没什么明显表示,复仇之心却坚如磐石。她私下准备了一把锋利的短剑,藏在袖子里,常常坐着帷车,静候时机,可是十多年都未能如愿。后来,赵娥与李寿在都亭狭路相逢,她毫不迟疑地拔出利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刺死仇家,随即前往县衙投案自首。她如释重负地说:“小女子的父仇已报,请大人定罪吧。”县令被赵娥的大义感动,不忍加害于她,竟打算挂印而逃,与她一道远走高飞。赵娥感谢县令的好意,却不肯隐姓埋名,流落异乡,以待罪之身苟活人世。她振振有词地说:“杀死仇家,这是我的夙愿。因此触犯刑律,该当如何处置,那是您的职分,我绝不草间偷生!”赵娥的言行义薄云天。尽管汉代法网严密,但各级官员仍纷纷出面为她求情,她最终获得朝廷特赦,一时间成为天下景仰的奇女子。在民国时期,也有一位女子的行为和遭遇与赵娥极其相似,她刺杀的仇家来头更大,是直系军阀孙传芳,其雷霆一击也比赵娥当年的壮举更轰动天下。这位侠女便是施剑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