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官运 > 第320章 又起风波

第320章 又起风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梅县作为临江市的典型,推介梅县就是推介临江。本来,署上市委、政府的名字是最适合的,可不知是谁拍马屁,建议署个人的名字,贺新国和郭开兴自然高兴,这可是一件大大的政治资本,能署上自己的大名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文章是宋刚写的呀,不把他的名字写上去,那也实在是过意不去,所以呢,宋刚的名字就这样加上去了。

可这一加,麻烦就来了,这不明摆着这篇文章是宋刚写的吗?他一不是排位第三的人物,越过的人也实在是太多了,二来,他又不是市委常委,他的名字一加上去,其用意不是很清楚了吗?那不是说,宋刚将成为临江排在郭开兴之后的第三把手了?

宋刚苦恼着,明知不可能成为市长的候选人,可偏偏就被整个临江政界这么议论着。他去梅县本意是回避政治漩涡,没想到这一去呀,反倒是被搅进到了这漩涡中间的中间,拔也拔不出了。

王兴福和肖策良原本斗得不亦乐乎,一看,形势不对,一匹黑马跑了出来,自己的美梦眼看着就要泡汤,于是,人一合计,咱们在斗啥?人家渔翁在一边看着呢。如是乎,这两人一合手,宋刚成了他们的靶子。

王兴福私下里说,宋刚这家伙总是在出人意料中冲杀出来,这人很麻烦,搞不好,这临江的天下有一天真会是宋刚的,我们这些人瞎折腾干嘛呢?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肖策良耳朵里,他想,这话对呀,退一步来说,即使我没当上市长,王兴福上了,我至少也可以往前挪一个位子,总比宋刚上好得多。这两人既然有同样的想法,中间人自然把话立马就传过去了,很快,这两人就拥抱在一起了。

奇怪,上次明明看到张文静在香港,按余佑的说法,那时,张文静应该是在手术期间,难道余佑的说法不真实?或者,余佑根本就不知道张文静的事,抑或另有隐情?

苏小川过来见过宋刚以后,使宋刚脑子里的计划渐渐清晰起来,他决定加快计划的进程。但实现计划的首先一个必备条件是,对帝字号王国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他要求余佑给他一个“帝字号”结构图。

余佑说,他尽快从美国回来,当面向宋刚汇报。

宋刚正在考虑此事的时候,临江市的政坛又风起云涌,传闻贺新国准备调省里。这一传闻迅速地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波。

按理,郭开兴应该是下一任书记的第一人选,那么,副书记王兴福、常务副市长肖策良就是市长最热门的候选人了。

宋刚莫名其妙的成了别人的眼中钉,有什么法子呢?这就是官场呀。现在,真是有苦难言,我宋刚又不可能说:“同志们呀,宋刚没这野心啊,你们别瞎猜了,我排位这么后,轮也轮我不上的呢。”正当宋刚有口难言之时,王兴福和肖策良处处与宋刚为难,处处作梗。宋刚只好闭口不言,事也不干,一不争辩、而不理睬,由着你们去。

可事情恰恰把一个不是市委常委的宋刚搅进去了。

这使得宋刚感到很烦恼。王兴福是资深的副书记,按现在的排位,他应该是排在第三位,贺新国和郭开兴之后便是他了,接市长之位应该非他莫属。可是,常务副市长肖策良是近两年升起的一颗新星,风头正健,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那么,死在沙滩上的人自然就是王兴福。

正当他们使尽神通、明争暗斗之时,突然有种说法,宋刚的可能性更大。宋刚自己也莫名其妙,无穴之风是哪里来的呢?

恰恰这时又有一件事,使得这种说法更加*真,因此议论也更凶猛,那就是在省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梅县经验》署名是贺新国、郭开兴和宋刚。

别看这仅仅是一篇文章的署名,可这署名是有大学问的,头前两位,是临江的党政一把手,那是挂的羊头,要卖的狗肉是宋刚。官场上的人一看,其中的奥妙一下就看出来了,这种署名方式说明,宋刚又要出山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