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违和少年 > 第104章扶贫大鳄

第104章扶贫大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佛爷:“海地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民稍有不慎就赤贫,没饭吃,就只好玩儿命,内战和暴乱是写在海地人的日历上的事。在特殊时期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在二战时也是特殊时期。美国宣战后立即展开了规模浩大的重整军备运动。国会迅速废止了禁止将应征入伍者派赴西半球以外的规定,并规定服役期延长到战争结束后6个月。新兵役法还规定所有20岁至44岁的男子进行兵役登记,年龄在45岁至65岁的男子进行后备劳务登记。这样在征兵局登记者共达3100万人,其中1000万人经严格的体格和智力检查而被征召入伍。

美国在参战的同时又兼充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军火装备和后勤物资的需求量激增。国民经济迅速被纳入战时生产的轨道,无数民用工厂改装为生产军需物资的工厂。从巨大的集团工业到乡村的简易车间,一切可用的厂房和机器设备都转向军工生产。汽车工业几乎全都改为制造飞机、坦克、卡车、吉汽车,其他轻工企业则制造机关枪、步枪、雷管、炮弹,化工企业则生产**和梯恩梯。日夜运转的生产线吸纳了更多的就业者,自大萧条以来的顽症之一——失业现象几乎完全消失了。失业者从1940年的900万下降到1944年的67万,而这67万人大多是因极特殊的条件限制不能工作的。不仅如此,兵工场还吸纳了大量中学生和原已退休的老工人。罗斯福授权战时人力委员会负责人力总动员和就业协调工作。

在今天,我们很难想象美国就在几十年前还进行着这样高强度的权力集中。因为这是特殊时期。当时的美国可要比现在的海地富裕强大不知道多少倍。

这次大地震把整个海地几乎都摧毁了,这个要比战争更严重。万幸这几年我们在太子港特区建造了高质量的建筑,这成了海地人民唯一的避难所,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特区的人口从50万迅速增长到300万,是海地三分之一的人口,一夜之间特区就成了一个特大城市。急剧增加的人口需要那么多的粮食和日用品,没有一个强大的执行机构哪能玩得转这么高深的技术活儿?这就是战争,我认为军事管制是最合适的选择。

我要是独裁,美国人民不会再支持我,中国人民也反感我,全世界人民都不再爱我,我那传说中的18000亿美元财富岂不是要灰飞湮灭?于情于理我都不应该搞独裁这种事啊。我会还政于海地人民的,快则两年,慢则三五年。希望那时海地能大变样,不仅有钱,还有思想,懂得除了吃饭以外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好事儿好玩儿的事!”

全世界都知道了zsk成了海地的独裁者,而且并不太反感这个事,真是神奇。

也有还没那么确定的人在twitter上问:“zsk先生,你怎么把海地中央银行都控制了?至于吗?”

zsk答曰:“我要是不接管海地中央银行,他们会滥发钞票,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没钱了。”

还有人问:“怎么军队也成你的了?”

zsk答曰:“军队若不维护次序,一切白搭。而且海地实在落后得不像话,军队被阿里斯蒂德解散之后就乱了套,在特区国防军之前,一直由联合国稳定特派团在充当军队和警察的职责。”

两三个月之后,难民逃往太子港特区的趋势才放缓,因为重新整肃过的海地难民被一拨拨地派往各农业产区工作,落后的海地还是以农业为主,不能全呆在太子港当工人啊。破题儿头一遭,zsk以海地语接受了海地电视台的采访,不过不是直播,可能海地语还没什么信心,看上去就有些结巴。

黑漆漆的“美女”主持人手持大话筒兴奋不已:“各位观众,现在我们非常有幸请到zeros。k。先生来我们的演播室,就大家非常关心的海地局势采访一下他,zsk非常大方和坦白,允许我们的提相当犀利的问题!”

老佛爷面带微笑,挥挥手,他笑的幅度有点大,跟他以前酷霸拽的形象比起来,似乎有变成笑面虎的节奏。

熟悉他的人都觉得,zsk笑得越大咧越是可怕,鳄鱼的微笑啊!

黑玫瑰般的主持人:“请问zsk先生,大家说你在海地搞独裁,您认同这个看法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