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寸金莲 > 第49章 偶遇故人时

第49章 偶遇故人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窅娘细细观赏着墙上的诗词,大多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感。其中一首《感流亡》诗词完全将窅娘的眼球给吸引住了。"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门临商于路,有客憇檐前。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鳏。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不同于其他的浮靡文风,这首词语言淳朴,意境清新。诗词反映了饥民流离失所的惨状,表现了对于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作者讽喻现实,指斥时弊,富于积极意义。

窅娘觉得作出此诗词之人必是性格刚直,有政治抱负,不随人俯仰的才子。

"兄台,对此诗词有何高深见解?"这时,窅娘听到一男子雄浑有力的声音。待到男子走到窅娘身边时,窅娘瞧了一眼自己四周并无人,才反应过来现在自己是徐铉,眼前的年轻男子叫的正是自己。

"高深见解不敢当。在下只是很欣赏这位词人的胸怀若谷。"窅娘谦虚地说道。

对于赵普,窅娘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当时在汴京后宫时,经常为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关于赵普的一件趣事。有一次,赵匡胤突发奇想,想考考赵普,问其道:"赵普,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赵普没有立即作出回答,他的头脑快速思考着。对于物件来说,没有最大,只有更大。那最大的只可能是一些亘古不变的无形物。他的脑海中同时出现了两个答案。父母和皇帝的皇权。二者该如何选,他又继续思考着。

见似乎把赵普难到了,赵匡胤又问道:"世上什么东西比其他物件更大?"

更大?赵普灵机一闪,缓缓回答道:"回禀陛下,世上道理最大。"

听到赵普的答案,赵匡胤当即拍手称赞道:"爱卿说的妙极了。道理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就连朕也不例外。"

"是吗?很少有人有兄台这样的想法,大家都认为我不懂附庸风雅。"

窅娘深知赵普才思敏捷,不过窅娘深信再强的人都会有弱点。

在等候消息的同时,窅娘也没闲着。早在后宫中她就听德昭说过,汴京城中那些文人骚客喜欢聚集在聚贤居喝酒品诗。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人的力量可是不可小觑的。

由于带着小兰目标过于明显,窅娘在打发小兰后便决定独自一人前往聚贤居。

来到聚贤居附近,颇有一番小桥流水的意味。只见小巧精致的聚贤居座于一条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的小河旁边,堪显别致。河上架着一清秀玲珑的石板桥,与清幽简单的聚贤居相得益彰。

窅娘踏上石板桥,进入聚贤居。不同于外面的宁静优雅,聚贤居里面热闹非凡。文人们集聚一堂,三三两两一堆。有的正在品着酒出口成诗,有的则为诗词中的一个词争吵得面红耳赤,还有的正在疾笔而书。各人聚精会神忙于各自的事,并没有人注意到窅娘这个不速之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