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公子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宁安何人不识君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宁安何人不识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那折了颜面的三世子安道厉,竟然也偃旗息鼓,陆逸提防了几天,也没见他出手报复,不知道是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处理完这个案件,陆逸一下子声名大噪,有了这个为民做主的好官,不论人犯还是苦主都像是看到了曙光,往日的冤案、错案、死案、陈年旧案,想要翻案的人都纷纷递了状纸,着实让陆逸累的站都站不直了,厚厚的《大楚刑律》都快被翻烂,一些常见的案件也极为熟悉,该如何判决根本不要再去查刑律,对答如流。

“苦主张麻子,你是说去年三月上旬家中老父去世,你便将祖传下来的十亩良田以十两一亩的价格卖给了李大壮?可你为何拿不出交割字据,本官如何为你申冤,你是自陈冤屈,还是请了讼师?”

堂下跪着一个满脸麻子和小坑的中年人,悲戚的道。“回大人,小的请了金讼师。”

“那好,请金讼师说话。”

这件案子为陆逸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在宁安广泛传播,由于正当上元节前后,此案被称作“花灯案”,他破案的分析方法也被详细的记录,和卷宗一起递交到提刑办使司,副使周惘越看越觉得可行,兴冲冲的道。“臬台大人,宁安府的这个推官不错,这些破案的思路另辟蹊径,但极为有效,完全可以推广,下官建议印制几份,分发到各个州府,让掌管刑名的官吏都学习学习!”

办使陆启澄眼皮一抬,心里恼火,难道我还让这叛出宗族的小子出名不成?不由分说给压了下来,冷淡道。“我都看了,案子判决没什么问题,不过你说的推广,就算了吧!论辈分来,他还得叫我一声伯父,这个为族中子弟著书扬名的嫌疑我得避开!”

“原来是臬台大人的本宗侄子,上阳陆家可真是能者辈出!”周惘惊讶万分,还当陆启澄是真的为了避嫌,便继续劝解道。“大人纵然可也不能因为忌讳就放弃一个惠泽万民的推理思路啊!”

但他显然没明白陆启澄的真实意思。

陆启澄恼的很,但还是摆出一副上司的姿态,淳淳教导道。“才破一件案子怎可推广,不一定都是合理可行的,方法尚不成熟稳妥,历朝历代的刑狱推理的典籍,无一不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心血,若是造成了冤假错案,责任谁来承担?庸医或许不会治死人,但冤案可是要害的家破人亡的啊!”

金讼师是个四十岁的中年人,留着山羊胡子,身穿长衫,带着方巾,显然是生员出身,也是这一带有名的讼棍,请一次要价不少。

“大人明鉴,十亩良田贱价出售,张麻子是典卖,不是断卖,典卖可以赎回的,当时有字据。可是苦主拿到银子之后去用,才知道王赖这杀千刀的用的是银包铅……只有外面薄薄的一层,十锭重百两的雪花银折合起来还不到五两,苦主张麻子便去找他理论,可这李大壮说钱货两清,互不相欠,好说歹说只肯赔五两,五两啊!大人,还要把字据拿去,苦主没有办法,只好忍气吞声收了银子!”

一席话把周惘说的无地自容,连连道歉离去。

这个插曲,远在宁安府的陆逸自然不会知晓,他现在宁安是无人不知,出去随便逛一逛,都能遇到认识他的人。

上元夜的诗会所著的三首小词已在宁安府广泛传开,上至高级的小萧楼,下至低级的娼妓巷,笙歌不断的传唱着。西山省作为为数不多的富饶府城,自然有不少的名士乡绅居住此地,士子最爱诗词歌赋,眉飞色舞,涨红了脸向同窗们描绘着上元夜,陆逸后来居上,一举压过世子安道厉的,赢得所有士子喝彩的盛况,有个好事者回到家中,想想又觉得心神激荡,提笔画了一副《上元夜灯会》,在一大片壮观的悦龙灯下,陆逸傲然而立,叫诸多士子众星拱月一般围绕着。

第二日,陆逸在府衙的破了“花灯案”,则在底层民众心目中刻下了英明神武的形象。

两件事情正好凑在了一起,一时间,宁安府无人不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